法律

  • 立案是启动司法程序的总开关,是公正司法的开始。有案不立、有诉不理,司法公正便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详细] 时间:2015-05-08 13:43 查看:10次标签:张坚立案登记制司法公正

  • 备案审查作为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方式,对维护法制统一,捍卫法制尊严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军事行政法规纳入备案审查的范围,将有助于落实宪法法律的基本要求,保证法制发展的协调统一。...[详细] 时间:2015-05-05 15:53 查看:109次标签:张建田备案审查依法治国

  • 修改立法法,是一次听民意、集民智的重要实践,不仅听取代表和各方面的意见,而且将修改草案提请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这本身就是重视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代表们普遍认为,这次立法法的修改,是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一个最新典范。...[详细] 时间:2015-05-05 13:42 查看:32次标签:叶晓川立法法法治建设

  • 规范司法行为是中央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终极目标。 ...[详细] 时间:2015-05-04 14:54 查看:35次标签:游劝荣规范司法行为公平正义

  • “立案登记制”改革是破除民众“告状难”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剑指影响司法定纷止争职能发挥的“立案难”顽疾,从而有利于充分保障公民诉讼权利,还有利于破除司法“地方化”,对司法体制改革全局有深远影响。...[详细] 时间:2015-05-04 11:24 查看:32次标签:高长见立案登记制立案难

  • 社会化是人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的转变过程,是融入社会共识的行为标准所必经的成长历程。互联网由最初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到虚拟社会的建构及至网络空间的形成,亦经历了与社会标准相融合的过程,表现为社会行为的互联网化或互联网行为的社会化。...[详细] 时间:2015-04-28 14:55 查看:28次标签:季境互联网法律体系

  • 语言是法律条文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立法语言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质,所谓“法言法语”,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性,同时模糊性是立法语言难以消解的属性。...[详细] 时间:2015-04-28 09:58 查看:159次标签:万其刚立法法律

  • “司法文明指数”,是“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一种法治评估工具。司法文明指数试图通过对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状况进行实地动态监测,从普通人的视角,调查和评估可能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司法文明状况。...[详细] 时间:2015-04-23 09:56 查看:2次标签:张保生司法文明法治评估

  •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我们仅从法典的形式上来看,即可明了其价值取向,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详细] 时间:2015-04-22 11:04 查看:94次标签:宋玲法律体系“正人心”“厚风俗”

  • 司法透明指数是一项创新举措,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改革的新途径,也是在司法领域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司法透明指数实践的经验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值得高度重视。...[详细] 时间:2015-04-21 14:33 查看:98次标签:钱弘道司法透明司法公开

  • 改革法官、检察官遴选制度,从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法官、检察官,从根本上说是对司法活动本质的一种尊重。司法活动的本质是把条文中的法律适用于各种社会现象,对案件涉及的社会事实进行评判或处置。...[详细] 时间:2015-04-17 09:22 查看:16次标签:顾培东法官招录检察官招录制度改革

  • 立法机关拥有立法权,同样负有立法责任,必须遵照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立法。立法权的行使也需要得到有效监督,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符合宪法法律时,或者立法超越权限、违反立法程序时,也应对立法机关进行问责。立法监督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法治统一,保证立法符合宪法、下位法符...[详细] 时间:2015-04-17 09:00 查看:24次标签:朱景文依法治国新立法法

  • 公益诉讼在司法解释的指引下在中国的司法土壤上开花结果,必须注意保障公益诉权、构建公益诉讼的分流机制等几个问题。...[详细] 时间:2015-04-16 16:11 查看:162次标签:汤维建公益诉讼司法解释

  • 我国知识产权学者在关注外国先进法律理念,进行本土理论创新的同时,还努力探寻适合中国语境和文化背景的法律解释和政策适用方法,从而形成包括多种分析工具的方法论体系。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研究中的分析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时间:2015-04-16 14:46 查看:21次标签:吴汉东知识产权民法学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15日公布了这一意见,意见将于5月1日起施行。...[详细] 时间:2015-04-15 15:41 查看:45次标签:登记制立案诉讼

  • 从晚清到民国,在司法监督体制的建设方面所取得主要成就,并不在于司法权对其他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而在于随着一系列近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司法监督体制的近代转型。...[详细] 时间:2015-04-15 15:06 查看:29次标签:刘双舟法律监督体制转型

  • 在办理审查批捕、起诉案件时,必然涉及(自由)裁量权问题。检察机关对于检察官办案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必须给予一定的控制,既要对积极行为进行控制,防止(自由)裁量的任意性和随意性,也要对消极行为加以控制,防止办案人员因担心承担责任而放弃必要的(自由)裁量处断。 ...[详细] 时间:2015-04-15 14:15 查看:22次标签:王云光统一办案办案标准

  • 两个规定的出台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司法体制机制双重改革中的重大举措。以反腐败为核心的政治生态的改变使得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时不再无所顾忌。正在实施的司法体制改革,为杜绝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提供了机制性保障。...[详细] 时间:2015-04-15 14:11 查看:6次标签:赵旭东干预司法制度建设

  • 改革意见没有绕开 “司法独立”这个问题,肯定性地强调了“依法独立”,重要的是将审判权明确为“中央事权属性”,这就断了地方政府干预司法的后路,可以有效遏制非法干预司法的地方势力,这是此次司法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详细] 时间:2015-04-14 16:00 查看:194次标签:储建国司法改革依法独立

  • 劳动争议不同于普通民事争议,具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社会性等,也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如果由司法直接介入纠纷的解决,不仅容易在劳资之间形成一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劳资合作与和谐,也会使法院过度陷入劳动争议案件,不利于维护法院的权威性和司法独立性。...[详细] 时间:2015-04-14 09:50 查看:15次标签:李雄劳动立法劳动纠纷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