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就必须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详细] 时间:2015-04-14 09:17 查看:34次标签:张秋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立法法》的修改,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党中央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详细] 时间:2015-04-14 09:13 查看:54次标签:周隆基立法法地方立法
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是推进我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金融业自身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落实金融领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要搞好金融法制建设,必须摈弃既往运动式、碎片化的立法方式和思路,讲求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详细] 时间:2015-04-13 15:39 查看:23次标签:王刚国家治理现代化金融金融法律体系
检察机关既是法律监督机关,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要承载起党和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厚重希望,其前提是自身行为要讲规范、守规矩。当前,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检察机关承担的法律监督责任越来越大。...[详细] 时间:2015-04-13 14:20 查看:43次标签:路志强规范司法司法行为
随着行政权对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断扩大,行政权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相伴而生。通过行政检察,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失范、行政权力滥用以及行政不作为等现象。...[详细] 时间:2015-04-13 14:20 查看:6次标签:王春业行政检察权法律监督
良知不是法律,而是自我立法,是人的本性的自我立法。随着法治的进步,检察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司法技能,更需要自觉坚守职业良知,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办案。...[详细] 时间:2015-04-10 10:08 查看:105次标签:俞秀成法治思维职业良知
回到司法权的本来属性,去审视司法解释的来路与去向,会发现厘清司法解释权限、范畴与边界的努力,更多还应当是基于对司法机关审判者角色的强调与回归。...[详细] 时间:2015-04-09 15:14 查看:83次标签:司法权司法解释清理立法法
要根除“立案难”,单纯的技术性调整并不能解决问题。“登记”还是“审查”不是问题的关键,解决不好法院面临的问题,就解决不好公民面临的问题。必须立足于消除司法的行政化和工具化,让法院除了依法审判之外,不成为实现任何目标的工具,这才是根除“立案难”的良方。...[详细] 时间:2015-04-09 15:10 查看:82次标签:秦前红司法行政化工具化立案难
《立法法》着眼进一步增进地方法治的适应性、能动性,突出立法的引领和规范功能。在立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上以更加融合的视角看待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依存性、互动性;更加强调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在调整立法权限、注重立法质量、落实法律保留、实现税收法定...[详细] 时间:2015-04-09 13:47 查看:42次标签:石东坡立法法立法监督体制立法程序
步入后劳动教养时代,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未成年人收容教养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对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详细] 时间:2015-04-08 14:18 查看:23次标签:张鸿巍劳动教养制度未成年人
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同时也需要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做到恪守法律、独立办案、独立负责,这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5-04-08 14:16 查看:24次标签:樊崇义干预司法活动责任追究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反腐渐成共识。加强反腐败立法,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立法实际和反腐败需要,制定系列法律法规,形成预防惩治腐败的法律体系。...[详细] 时间:2015-04-08 13:15 查看:85次标签:马怀德反腐败立法法治反腐制度规范
无论检察职能机构如何改革都无法在本质上脱离行政特点的事实说明,检察权内含检察行政权的权力本质决定了检察权的运行不能完全去行政化,必须充分尊重权力运行规律,对行政化进行严格区分。...[详细] 时间:2015-04-03 13:22 查看:47次标签:李乐平去行政化司法体制改革
侦查人员作为证人出庭提供的证言,是重要的言辞证据,根据直接言辞原则接受质证,审查其作为证人的诚实度、陈述准确性和证据关联性,及时排除非法证据,是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也是侦查人员出庭的目的所在。...[详细] 时间:2015-04-03 13:22 查看:16次标签:董兆玲侦查人员出庭
防止司法干预,司法机关首当其冲、守土有责。《规定》已经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了“红线”,但要真正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还需要司法机关自身“硬”起来,需要每一位司法人员在上级领导干部跨越“红线”发出违法指令时,有胆量、有骨气、有底气说“不”。...[详细] 时间:2015-04-03 10:09 查看:44次标签:万毅司法干预责任追究
良好的司法政治生态需要科学的制度来构建。只有科学而严密的制度性规定,才能使领导不愿意干预案件、不能干预案件、不敢干预案件,真正让办案者对案件能够终身负责。...[详细] 时间:2015-04-03 10:01 查看:44次标签:朱恒顺干预司法活动政治生态
《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相应条款的制定,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建立起防止对司法活动进行干预的“防火墙”和“隔离带”,为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详细] 时间:2015-04-03 08:48 查看:23次标签:干预司法活动纪检责任追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这是根据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职责以及我国法治进程的现实情况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详细] 时间:2015-04-02 15:30 查看:24次标签:孙长春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
能不能管住权力,是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就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纳入法治轨道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5-04-02 09:45 查看:66次标签:王振民权力依法治国法治
我国宪法写得清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对公平、正义、法治的损害很大。...[详细] 时间:2015-04-01 13:49 查看:37次标签:杨维汉司法公正法治清明权力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