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详细] 时间:2016-11-08 09:34 查看:1634次 标签:罗斯·特里尔习近平复兴中国文化自信软实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计其基督教背景和美国特色,泛泛而谈软实力,将越来越陷入软实力陷阱。...[详细] 时间:2016-11-07 15:52 查看:528次 标签:王义桅软实力国际关系陷阱
“国学”与“国性”密切相关。“国性”是民族的文化个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凝聚的精神内核。如果把国家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全部消灭掉,用西方的来替代,那么国家的精神、国性没有了,这个国家就消亡了。...[详细] 时间:2016-11-07 09:58 查看:539次 标签:彭林国学民族文化西学民族精神
孟子“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人性”和“尽心知性知天,天道人道合一”这两点思想,实为儒学的重要基石。对其深刻内涵和意义,需要作深入研究及创造性的阐述和发展。...[详细] 时间:2016-11-07 09:34 查看:1040次 标签:钱逊孟子人性思想儒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先生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对儒学古典传统之精义的创造性继承,充分强调了公平正义原则的普遍性,把正义本身视为最高善,把正义的实现视为最高善的实现。...[详细] 时间:2016-11-07 09:33 查看:2392次 标签:董平阳明心学公平正义儒学传统文化
“文明以止”并不是反对人类社会朝着更加“文明化”的方向发展,但它期望那种破坏自然、霸权扩张的西方式的“文明进程”或文明发展方式能够发生一种“文明转化”,从根本上转向“止于至善”的人道目标,止于人与人的友爱相处,止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止于有益于人类自身可持续地...[详细] 时间:2016-11-07 09:05 查看:8216次 标签:林存光文明以止中华文明人文价值
今天还需要读鲁迅吗?与鲁迅相连的文学传统还有必要坚守延续吗?阅读鲁迅,坚守鲁迅传统,意味着不惧沉重,意味着反思与精神自剖,这个过程中难有愉悦的体验。相比之下,那些鸡汤散文、娱乐小说读来要快意得多。...[详细] 时间:2016-11-04 10:37 查看:2070次 标签:鲁迅精神文学传统文化张江文化观
在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定义中,核心价值观是灵魂,是塔尖,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他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详细] 时间:2016-11-03 10:33 查看:1350次 标签:罗斯·特里尔习近平复兴中国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国当下实际,温习传统儒家相关思想,对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重要启示。那就是,在承认、尊重大众道德智慧的基础上,取法乎上,把大众道德智慧“团结”和“接引”到与核心价值观“近乎”“不远”的水平,使之始终为核心价值观所统摄和辐射,始终保持着一种可以继续提升...[详细] 时间:2016-11-01 10:12 查看:2007次 标签:沈湘平儒家核心价值观道德
推动转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思考的过程。我们体会,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向优质文化资产转化,各地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方向和路径会各有差异,但其中有一些共性规律应该引起共同重视。...[详细] 时间:2016-10-31 14:01 查看:805次 标签:陈名杰文化资源文化资产公共外交
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就要打破长时间以来历史科学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反对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观、发展观,反对当年极为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对中国历史的污名化话语构建、理论构建,真正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历史观。...[详细] 时间:2016-10-31 13:51 查看:735次 标签:姜义华中华帝国论独立研究历史学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改进文风的要求,大概要从讲什么写什么的问题上走出第一步。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相应的,文风改进当然也是永远在路上。...[详细] 时间:2016-10-28 09:52 查看:1347次 标签:陈晋文风学风党风建设
今天,我们要顺着鲁迅的脉络,继续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的研究者既了解自己的传统,又有良好的外语和科学训练,能够站在人类认识广阔边际的最前沿,了解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审时度势,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征而泽被世界的新价值。...[详细] 时间:2016-10-28 09:43 查看:700次 标签:褚丽娟鲁迅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传承文化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详细] 时间:2016-10-27 09:11 查看:1239次 标签:周碧雯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经典的魅力不在于好读,而在于我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个人成长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洞悉人类的需要,观察社会、研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为读者解惑释道,才是经典的真正魅力所在。...[详细] 时间:2016-10-27 09:04 查看:1530次 标签:詹福瑞经典文学理想主义
丰富农村文化建设内容,应立足于满足农民经常性文化需求,将文化下乡的形式与农村本土文化内核结合起来,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挖掘整理,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详细] 时间:2016-10-27 08:49 查看:451次 标签:张春华农村文化建设本土文化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源头活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化版图,打破西方文化霸权,推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文化新秩序。...[详细] 时间:2016-10-27 08:45 查看:1166次 标签:李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西方文化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坚定理想信念,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支撑下,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详细] 时间:2016-10-26 10:25 查看:1333次 标签:徐庆群信仰理想信念长征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作用及其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把对它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详细] 时间:2016-10-26 09:36 查看:1177次 标签:蒋金锵文化自信中国自信四个自信共同理想
文化自信既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巨大进步的现实反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就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6-10-26 09:33 查看:1316次 标签:陶蕾韬文化自信五大发展理念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