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文艺是民族创造力的象征,立稳中国精神的支柱,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不仅意味着物质的丰富、制度的完善,也体现为精神的充盈、文化的振兴;不仅要有物质文明的大厦,而且要有精神文明的大厦。...[详细] 时间:2015-04-16 09:55 查看:601次 标签:秋石中国精神文艺工作

  • 任何文明对话都必须有一定的话语规则,而这个规则必须是双方认可与通约的,否则自说自话,如同两条平行道路上奔驰的骏马,永远也不会有相聚的时候。文明对话的前提是各文明之间独立、对等的主体言说身份的原初确立和不同文明体之间话语通约规则的形成。...[详细] 时间:2015-04-16 09:26 查看:366次 标签:韩璞庚文明对话话语体系

  • 在核心价值—文明自觉这种对话模式中,我们不要求文明转型,而是促进通过文明对话来显示对方的文明盲点,从而能够让各自看到自己的缺陷,进而努力修补完善,提升视角高度,扩大生存空间。...[详细] 时间:2015-04-16 09:23 查看:308次 标签:谢文郁文明交流文明对话

  • 只有将一种文明价值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才能判断其性质、衡量其价值、辨识其长短。同一种文明价值在一种历史条件下可能发挥出正能量,而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可能发挥出负能量。...[详细] 时间:2015-04-16 09:18 查看:259次 标签:詹宏伟中西文明文明互补

  • 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功利色彩较浓、学风比较浮躁的问题,不愿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的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形下,有必要大力倡导为探求真知而做学问的精神。...[详细] 时间:2015-04-15 09:09 查看:208次 标签:汪子嵩做学问功利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详细] 时间:2015-04-14 15:12 查看:226次 标签:翟奎凤儒家文明现代价值

  • 世界文明仍在大开大合地激荡着,儒家文明在这次文明冲突融合中,要想重振辉煌,仍有比较长的路要走,仍然要继续吐纳百川、呼吸四海。...[详细] 时间:2015-04-14 14:45 查看:659次 标签:陈炎儒家文明传统文化

  • 对于中国学研究的方法和发展方向,同样是目前许多地区中国研究所面对的重要抉择。在我们鼓励跨领域和多元视角研究的当儿,如何利用西方学术研究的严谨方法,来分析中国传统和现实情况,是目前人文学科中的中国研究的当务之急。...[详细] 时间:2015-04-14 14:06 查看:766次 标签:李焯然中国学汉学

  • 在新常态下,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且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精神“获得感”,最终实现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详细] 时间:2015-04-14 13:51 查看:340次 标签:崔洞庭获得感精神文化

  • 充分借鉴古代重视教化的优良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有耻且格”,可以减少和预防违法行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详细] 时间:2015-04-13 15:11 查看:727次 标签:周国林德治社会治理

  • 建设美丽中国,应高度重视繁荣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公益活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增强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觉性。...[详细] 时间:2015-04-13 09:05 查看:354次 标签:江泽慧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 中华民族历来重道崇德,这是优良传统。“道”与“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但也有共性,由此反映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详细] 时间:2015-04-13 08:39 查看:624次 标签:张岂之传统文化天道人道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具生机活力的实践,也是实现创新话语的丰厚沃土。要努力将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赋予深刻的时代内涵,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原创话语体系。...[详细] 时间:2015-04-10 13:15 查看:509次 标签:孙兰英新媒体时代文化软实力话语体系舆论引导

  • 没有自己的概念、理论、方法所构成的“话语权”,构成了百年中国社会科学的总体性特征。这也意味着思想的贫困,进而危及国家安全。在他国化百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时代应该到来了,“游离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回到中国”了!...[详细] 时间:2015-04-10 10:00 查看:344次 标签:杨光斌“回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验

  • 青奥会是一个专门为青年人举办的国际赛事,它融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内容,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青少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何为奥林匹克精神?即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详细] 时间:2015-04-09 15:20 查看:383次 标签:习大大青奥会奥林匹克精神相互理解公平竞争

  • 目前我国在文化领域的法制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文化改革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政策制定的随意性、临时性特征比较明显,特别是管理时的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甚至有法不依的情况依然存在,本应该通过法律解决的问题,却要借助行政手段来干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极大挑战...[详细] 时间:2015-04-09 13:40 查看:387次 标签:李媛媛文化强国文化立法制度性障碍

  • 我们的追求是,立基于中国学术的实际,制定符合中国学术语境的评价标准,破除对西方学术话语和学术评价的迷思。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制度,理性而务实的态度应是,对国外学术评价方法的借鉴和选择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做到与本土评价方法的合理对接,绝...[详细] 时间:2015-04-09 09:57 查看:519次 标签:贺撒文国际视野学术评价制度中国特色

  • 建设“书香社会”,完善基层图书服务网络是基础。要充分调研、摸清读者需求,按照大多数读者需求来提供图书的类别和数量,尽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经营的灵活优势,开展政企合作,既能够弥补政府提供基层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又能够避免政府“单打独斗”,有助...[详细] 时间:2015-04-08 14:53 查看:352次 标签:彭钚铀书香社会全民阅读

  • 优秀作品的产生离不开正确的文艺批评。古人云:“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的本质从根本上讲是时代精神与物质的总和。因此,我们评判一个作品是否优劣,首先应注重它的社会效果。...[详细] 时间:2015-04-08 10:37 查看:763次 标签:许洪祥文艺创作文艺工作

  • 如果说传统赋予了学术史以厚重的人文底蕴,那么时代的精神便承担着促使人们依其固有的价值观勾勒学术的基本轨迹,并载之典籍而流传广远的角色。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有赖于将具备时代感、民族精神与历史使命的思想话语刊刻于经典,又凭借后来者对经典的不断解读、提炼,进一步巩固人...[详细] 时间:2015-04-08 09:29 查看:263次 标签:彭卫民学术传统时代使命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