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要走出方寸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详细] 时间:2016-12-01 09:51 查看:1128次 标签:季国平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艺术理想文化自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大学》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详细] 时间:2016-12-01 09:37 查看:1195次 标签:杨朝明《大学》修身齐家儒家思想文化自信
具备良好的逻辑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进而提升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详细] 时间:2016-11-30 09:38 查看:975次 标签:朱建平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精神理性精神
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推动各种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为此,必须大力拓展实践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详细] 时间:2016-11-29 10:23 查看:614次 标签:刘新庚核心价值观载体实践
如果说国学应该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那么儒学则应该是国学中的一级学科,而且是国学系统中最为系统、最为成熟的一门学科,最应该、也是最容易纳入到国学门类中去的一级学科。...[详细] 时间:2016-11-28 13:34 查看:1067次 标签:朱汉民国学儒学学科
中国人希望能够循序渐进,而使天下的人都能够同进于大道,共臻于大同。反之,中国人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并不简单地排斥和否定家国、民族、地域、宗教等种种差异性和特殊性对于世人身份认同和寄托其归属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6-11-23 09:59 查看:727次 标签:林存光天下为公礼记政治目标
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这是一种既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又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既积极奋进又不卑不亢的文化精神。...[详细] 时间:2016-11-23 09:43 查看:1849次 标签:陈先达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民族解放社会责任
国运兴则文运兴,优秀的文艺作品承载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标识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中华民族正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这也是文艺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详细] 时间:2016-11-22 10:19 查看:1254次 标签:李凤亮创新文艺创作文艺评论
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既要有所作为,又要顺势而为,善于用“巧”的办法,做“柔”的文章,达到“和”的成效。...[详细] 时间:2016-11-22 09:57 查看:671次 标签:龙国贻文化扶贫民族生态
文化是思想的语言表现形式。人类创造了文化,特别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软实力等等,其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产生其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6-11-22 09:34 查看:1630次 标签:宋惠昌文化人类进步社会生产力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代治国理政理应从《论语》中汲取精神滋养,将孔子治国理政思想创造性地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6-11-21 13:37 查看:1434次 标签:喻新捷孔子治国理政论语
纵览古今,风雅非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增强文化自信,就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风雅精神。当然,在追求风雅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附庸风雅。...[详细] 时间:2016-11-18 09:58 查看:779次 标签:艾斐附庸风雅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文化生产力被誉为第三代生产力,其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文化、科技、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详细] 时间:2016-11-18 09:14 查看:2151次 标签:钱振华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阅读的意义,可能更指向人格的完善,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读书并不必然导向“成功”,而是指向“丰沛”。这种精神需求在全民范围内的养成还需时日,过多焦虑也无用,而能缓解这焦虑的,唯有静静读书。...[详细] 时间:2016-11-17 09:48 查看:408次 标签:王子墨地铁读书焦虑精神需求
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强为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发展,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精神成长,必定是一种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处理好“古为今用”的关系。...[详细] 时间:2016-11-16 09:49 查看:1153次 标签:郭凤志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华民族
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真正终结了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与“治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详细] 时间:2016-11-14 13:28 查看:2014次 标签:叶帆儒家思想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
我们在重视、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一方面要积极学习世界其他优秀文明的成功之道,汲取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糟粕,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16-11-11 10:27 查看:919次 标签:王璠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民族复兴
文化治理的关键在体制机制,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文化类群团组织,归根到底是要做好团结人、引导人、服务人的工作,共同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详细] 时间:2016-11-10 10:28 查看:778次 标签:王秀娟国家治理文化治理传统文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一系列思想,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详细] 时间:2016-11-09 09:42 查看:1268次 标签:马纯红传统文化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
欲成为英雄之人、英雄之国,就应该身体力行,时刻想着为人民、为全人类贡献自己的智慧,为人民的幸福及全人类的永久和平与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6-11-09 09:40 查看:887次 标签:方铭身体力行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