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有利于解决国家的历史文化认同,还能够架构起民众心灵最深层的部分,是文化“中国梦”徐徐展开的底蕴。...[详细] 时间:2015-04-08 08:46 查看:444次 标签:盛春寿一带一路遗产保护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个角落的网络化、信息化浪潮,以及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网络文化等形成了多元文化。...[详细] 时间:2015-04-07 15:56 查看:665次 标签:王岚多元文化传媒文化
科学的态度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国外马克思学界在马克思具体文本、问题的探讨中所做过的工作及其最新进展,结合我们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做出自己的梳理和评价。...[详细] 时间:2015-04-07 13:27 查看:345次 标签:聂锦芳马克思文本研究误读文献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在精神旨趣、价值取向、思想特征和制度实践诸方面造就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政治协商传统。在现时代,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更高的层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使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探索中国式...[详细] 时间:2015-04-07 10:04 查看:514次 标签:卢兴协商民主优秀传统文化和谐精神民本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和构建工作的目的。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共识,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进而被人民群众所自觉遵循。...[详细] 时间:2015-04-07 08:56 查看:449次 标签:齐冬梅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主流价值观传播
这个“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目标。他蕴含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里,内化于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中,附着在无穷无尽的文化遗产上。因此,必须着力挖掘这些优良的文化因素,找回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详细] 时间:2015-04-03 13:50 查看:311次 标签:夏柏华精神家园文化根基传统文化
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忠孝节义”具有封建专制社会的历史局限性。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批判地继承“忠孝节义”的合理因素,汲取其正能量、剔除其糟粕。...[详细] 时间:2015-04-03 13:33 查看:227次 标签:郭齐勇忠孝节义正能量道德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我们遇到标准化的试卷,回答不好没有问题,但是涉及良知判断、是非判断、善恶美丑判断,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详细] 时间:2015-04-03 13:07 查看:1047次 标签:鲍鹏山传统文化知识良知
中国精神不仅活在可见的现象中,更活在不可见的深处。古人经常把山水长卷在手中打开,大家想想,这是多么风雅的事情。中国古代是没有美术馆的,画不是挂在墙上的,而是知己者两三人促膝而谈,谈到高兴时拿出一张画来在手中展开,千里江山就在你的手中,那时候你手中把握的、心里所...[详细] 时间:2015-04-03 09:17 查看:752次 标签:许江中国精神文化现实文化传统
戏曲演员要呈现给广大观众好看、好听、活灵灵的、美妙的艺术。我们继承传统、敬畏传统、传承传统,还要激活传统,那就是要用最美的唱腔、最好听的朗诵的语言,用漂亮的服饰、生动的表演、精彩的身段和武打,把古今节目呈现在舞台上,给观众赏心悦目的享受。...[详细] 时间:2015-04-03 09:13 查看:524次 标签:继承和创新京剧艺术美学标准文化传统
乡愁是期待,是愿景,是梦想,是一个尘土飞扬的民族方队向着伟大复兴的奋进。乡愁,如此斑斓多彩,而又波澜壮阔!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根,乡愁是一个人的情,一个国家的梦,一个民族的魂。...[详细] 时间:2015-04-02 16:37 查看:956次 标签:刘汉俊乡愁文化民族
法治是良法之治,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为了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形成良法善治的辩证统一体。...[详细] 时间:2015-04-02 15:08 查看:502次 标签:戴小明道德法律法治中国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伟大、壮丽、艰难的事业,需要数代人以坚强的毅力前赴后继、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绝不可能像有人想象的那样,轻易就能实现。世间没有一种美好生活,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获得。...[详细] 时间:2015-04-02 14:27 查看:562次 标签:崔洞庭劳动中国梦奋斗
“四个全面”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内在统一的。只有围绕“四个全面”大局,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只有坚持不懈地抓精神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才能落到实处。...[详细] 时间:2015-04-02 09:36 查看:1151次 标签:张荣臣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复兴
群众路线的理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发端于我们民族“民为邦本”的古老政治理念。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述的关于群众路线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找到它的源头。在我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源远而流长。...[详细] 时间:2015-04-01 13:36 查看:1689次 标签:陈耀辉传统文化继承者实事求是务实精神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熏陶教化的功能,为我们的事业提供文化支撑。...[详细] 时间:2015-04-01 09:22 查看:405次 标签:杨志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强国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国民阅读量逐年增加,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详细] 时间:2015-03-31 14:03 查看:850次 标签:全民阅读中国梦书香社会时代气息国民阅读量
任何文化只有将传统特点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才能够保持其生机与活力。没有品牌,民族文化就没有脊梁。我们必须坚持立足自己,突出特色,开发打造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民族文化精品,提高互助民族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5-03-31 13:08 查看:240次 标签:王永兴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文化产业文化品牌
《爱国篇》注重寻求学术气质与通俗可读的平衡,注重历史维度与逻辑论证的平衡,注重经典思想与理论创新的平衡,注重学理阐释与实践路径的平衡,把爱国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融合,多层面、多视角、多维度地书写了有理论厚度、有历史深...[详细] 时间:2015-03-31 08:44 查看:587次 标签:郭广银《爱国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道德价值
文艺批评本应在当代文艺发展中起到更主动积极的评价与引导作用,然而由于自身主体精神不强乃至缺失,导致丧失应有的批评功能,甚或出现某些不良导向,因此尤为值得关注和反思。...[详细] 时间:2015-03-30 09:02 查看:346次 标签:赖大仁文艺批评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