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的位置予以强调,足可见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地位作用之重要。中国故事正发生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时代的思想内涵、精神魂魄就存贮在中国故事中。...[详细] 时间:2016-08-16 10:24 查看:1044次 标签:汪守德四个自信文化自信中国故事文化艺术
征治、树风、明贤、纪异,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方式虽然今天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仍然可用于概括我们编修地方志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通过编修地方志来记录党带领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丰功伟绩,发挥其在存史、育人、资...[详细] 时间:2016-08-15 09:47 查看:763次 标签:严昌洪地方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政宣传
细数毛泽东长征诗词作品,大体有《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等7首。这些诗词的一个共性就是大手笔、大气势、大胸襟,借物抒怀、托物抒情、寄情于物。...[详细] 时间:2016-08-12 10:10 查看:2050次 标签:徐廷华毛泽东诗词长征历史文化胸襟气魄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负责任大国,需要从全球视野考虑资源配置,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体系,实现更大范围的包容性发展,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此,中国提出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倡导建设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球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分享文明古...[详细] 时间:2016-08-12 10:01 查看:1173次 标签:单霁翔文明古国中国方案人类文明中国梦
当代人类在反思人类生存困境及其根源时,更多地注重哲学观念或思维方式指导上的失误(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科学技术发展的片面性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等,却忽视了导致人类困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源——人类实践活动自身的问题。文化生产力为解决人类文明的危机与困...[详细] 时间:2016-08-11 10:09 查看:996次 标签:李春华文化生产力人类文明精神文化产品社会主义制度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根据美国学者杰米里·里夫金的分析,网络社会的崛起意味着21世纪是颠覆的时代,互联网时代,能源、运输和通信将融为一体成为“物联网”。...[详细] 时间:2016-08-11 09:56 查看:772次 标签:毛丰付文化消费文化自觉城市文化
要将公民美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结合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区分不同对象和阶段,分别制定实施目标和细则。要动员文化、教育及社会各行业领域,明确任务,分解职责,加强协助,共同为提升全民族美学素养而努力。...[详细] 时间:2016-08-11 09:55 查看:831次 标签:景小勇文艺工作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
文化自信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指向的科学文化方向。不失方向,方能引领未来。这个未来,就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详细] 时间:2016-08-10 10:02 查看:915次 标签:黄海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
房地产开发的功利与城市改造的冲动一拍即合,不恰当的改造把老街文化拆解得体无完肤,实际上是对城市文化、城市记忆的一种损毁。...[详细] 时间:2016-08-10 09:48 查看:413次 标签:李波老街民俗文化房地产开发城市改造
习近平同志有关文化自信的论述不仅表现在中华文化因其自身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为解决当代世界面临的相关难题提供新思考新路径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我国对待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详细] 时间:2016-08-09 14:37 查看:2835次 标签:杨增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生产智能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同时也要求相应的文明创新。...[详细] 时间:2016-08-09 10:46 查看:1337次 标签:奚广庆传统文化人类文明儒家思想
文学研究参与乡贤文化重建,首先要进行艰苦扎实的基础研究,比如对民国以来中国现代乡贤书写的史料文献进行搜集发掘和整理汇编,为文学现象和文化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同时,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了解目前乡贤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文学创...[详细] 时间:2016-08-09 09:12 查看:1117次 标签:赵普光文学乡贤文化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我国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在获得提升和发展的同时,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水平也发生了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可以知道,利益产生于人类社会,其给社会发展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矛盾的产生。...[详细] 时间:2016-08-08 16:00 查看:1315次 标签:青年亚文化科学发展观优秀传统文化陈岩
中华文明的特色是什么?我认为,中华文明是人文文明与政治文明相结合。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一书有这样的评论:“(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详细] 时间:2016-08-08 10:19 查看:1330次 标签:张岂之中华文明中国特色全面小康民族融合
离开了艺术价值本体,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奇、怪、乱、丑”,企图借助于哗众取宠、推销炒作赢得价值,终归徒劳。真正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是个体生命的精神凝结和艺术再现,在人类精神价值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艺术家也因作品而不朽。...[详细] 时间:2016-08-08 10:15 查看:1137次 标签:庞井君文艺价值向度文艺作品
今天,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体育已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一块金牌,一个进球,而且更是一种情感,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是一项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工程,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推动。...[详细] 时间:2016-08-08 10:05 查看:736次 标签:奥运会体育工作中国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文化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也是高成长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文化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效破解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须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强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详细] 时间:2016-08-04 15:22 查看:1127次 标签:卫绍生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
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中国气派。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阐释,不断提炼出符合国情的新理论,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时间:2016-08-04 10:09 查看:1219次 标签:章琳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智慧
新加坡把华人礼饼列入非遗珍视,韩国、日本等国则把中国传入的宗庙祭礼、木匠、暖炕、武术、巫术、纺织工艺等,拿去申遗。就在去年,韩、日还在积极联合中国推动筷子申遗。有人嗤笑这是“申遗控”,人家却认真得很。...[详细] 时间:2016-08-04 09:52 查看:586次 标签:李思辉传统文化文化习俗非遗婚俗
在“循天理”“惟仁义”的前提下,“利”乃“自然之利”,因此“义即利”,“义”“利”是一体的。但另一方面,出于对现实人性的考量,他又分外强调不得专以“利”为事,要求重“义”轻“利”、以“义”制“利”,而这是他的主要态度。...[详细] 时间:2016-08-03 13:38 查看:687次 标签:冯兵朱熹义利观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