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热爱文化的境界与情怀》的评论员文章说,“我们怀着强烈的共鸣,重新发表习近平同志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披读再三,这篇刊于13年前的文章,依然熠熠生辉。好文章的光彩岁月难掩,偶然发现此文时不禁眼睛一亮,难忘那种如获至宝的喜悦心情。”...[详细] 时间:2015-01-07 09:38 查看:355次 标签:福建日报习近平思想文化遗产写文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前提。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就,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努力来塑造我们的国际形象,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详细] 时间:2015-01-07 09:16 查看:212次 标签:雒树刚中国形象对外文化工作文化发展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前瞻性思想和观点以及开创性实践,既为八闽大地的文化传承和复兴注入了时代活力,也为后来者薪火相传传递文明之光铺下了坚实的道路。...[详细] 时间:2015-01-06 16:00 查看:606次 标签:习近平遗产生命保护文化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详细] 时间:2015-01-06 15:49 查看:482次 标签:李慧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意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但从其发生、发展的机理来看,因文化本体价值规律的作用,文化产业发展又有某种程度的延后性。因此,从时间角度看,2015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详细] 时间:2015-01-06 15:28 查看:665次 标签:崔成泉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在林觉民故居二进大厅廊前,习近平问黄启权:“老黄,这里是不是林觉民故居?”黄启权回答:“对,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林觉民故居的大厅。”“好,我们就决定把它保护下来,进行修缮。”习近平的话语很简洁。...[详细] 时间:2015-01-06 15:12 查看:403次 标签:习近平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物三明市政府
无论何种学科门类,都具有基础研究内涵和社会应用功能。我国近代学术大家蔡元培将“学术”分为“学”与“术”两个方面,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详细] 时间:2015-01-06 09:36 查看:623次 标签:宋月红历史观世界观学问观
邓小平的文章讲话则是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不刻意讲究文采,不去引经据典,不讲空洞的大道理,说的都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听得懂的真话、实话、大白话,却显示出直入人心,撬动历史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5-01-06 09:28 查看:842次 标签:刘应杰邓小平文风特征改革开放
这些文化企业的探索表明,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将市场机制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这回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原点,也抓住了解决各种文化问题的牛鼻子。面向市场,深入市场,融入市场,构成了横贯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的一条主线。...[详细] 时间:2015-01-05 14:27 查看:356次 标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天籁之声,隐于大山。习近平总书记与贾大山长达十余年的友谊可谓文坛佳话,两人没有尊卑、高下、官民的隔阂,完全是赤诚相对、彼此欣赏,堪称高山流水谢知音般的境界,给我们以深刻启迪。...[详细] 时间:2015-01-05 11:11 查看:379次 标签:艾文礼社会主义文艺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问题上,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权、话语权。...[详细] 时间:2015-01-04 10:45 查看:609次 标签:周维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公有共富
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要让公民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移动主体,破解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与公民个体意识彰显“两张皮”现象。“泛主体”策略要求形成由专业化团队引领的密集型团队结构。...[详细] 时间:2015-01-03 11:13 查看:328次 标签:陈永斌国家文化形象文化话语权
传统之所以为传统,因其变迁发展始终内蕴着常与恒。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它们的句式、长短不一样了,这是变,是风尚;但押韵、平仄的规范,辞藻中的典故,那种与《诗经》《楚辞》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气质,却是不变的。...[详细] 时间:2015-01-02 21:30 查看:744次 标签:规律性郑荣健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4-12-30 14:16 查看:308次 标签:李亚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习近平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各项制度的集大成者,为公民道德体系建构和国家文化认同提供了制度保障。尽管公民社会理论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自我组织、教育与管理,对于国家而言即便要退出微观领域的管理,也要强化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保障实现社会道德进化机制...[详细] 时间:2014-12-29 09:37 查看:410次 标签:刘萍公民道德文化认同国家软实力
“毛泽东研究三部曲”包括《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三部著作,共计120万字。这部著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以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为切入点,论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百年间的思想发展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详细] 时间:2014-12-27 22:05 查看:604次 标签: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蒋正翔毛泽东研究三部曲
人类学家需要站在文化高位思考作为整体的人类自身的生存处境。无疑,面对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人类学应成为一门真正有担当、勇于去探索、真正有他者关怀的学科。...[详细] 时间:2014-12-26 14:26 查看:410次 标签:赵旭东重建文化人类学
中国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传统、政治命运和时代境遇。如何避免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陷阱”与“困境”,走出一条立足中国思想传统和现代独特际遇的现代化之路,开启中华现代文明的新形态、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是中国现代发展的关键性和纲领性问题。...[详细] 时间:2014-12-25 14:21 查看:469次 标签:于品海中国现代化思想自觉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我只强调一点,就是要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详细] 时间:2014-12-23 10:09 查看:643次 标签:习近平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思想工作
中国思想文化史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这二者应当统一,而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将学问用在匡时济世上,首先要有高尚的人品,要有气节和操守,特别在国家民族的大节上,不允许有污点。...[详细] 时间:2014-12-22 09:15 查看:1497次 标签:儒家经学文化传承张岂之中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