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这些成就主要被记录在《墨经》中。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涵盖了数学、物理、工程机械、科学思想与方法等多方面。...[详细] 时间:2016-07-25 14:30 查看:967次 标签:郭齐勇墨学墨子思想家
中国文化得以保存,民间的力量功不可没。所以孔子就有“礼失,求诸野”的教言。如果简单地认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严酷得不得了的透不过气来的专制社会,那是忽略了民间社会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07-25 14:21 查看:844次 标签:刘梦溪礼仪文明核心价值教养
对国学进行创新需要有新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就要求在借鉴古代智慧的同时关注当代现实,从而丰富和发展国学。...[详细] 时间:2016-07-25 11:25 查看:254次 标签:周桂钿国学学术文化
老子关于国际关系的思想,其本质是一种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关怀,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生存智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往和平发展的共同理想,理应成为我国建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详细] 时间:2016-07-25 10:01 查看:700次 标签:李中华老子国际关系上善若水和平主义
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记忆,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殊事异,事异备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要有科学的态度。当前,国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需要我们保持警惕。...[详细] 时间:2016-07-25 09:31 查看:490次 标签:王杰国学热传统文化保守主义封建迷信
随着湖北神农架1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0项,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仅比意大利少1项。其中,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增至11项,跃居世界第二。...[详细] 时间:2016-07-22 09:53 查看:816次 标签:申遗世界遗产自然遗产世界第二神农架
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详细] 时间:2016-07-22 09:46 查看:916次 标签:黄亚果优秀传统文化幸福物质精神
厚植中华民族奋力向前的文化自信,要加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文化创造与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整体的中华文化观,坚持古今并重,将挖掘历史与把握当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详细] 时间:2016-07-19 10:13 查看:335次 标签:沈壮海文化自信文化创造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文化观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语言文字更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印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汉字必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时间:2016-07-18 11:31 查看:704次 标签:姚喜双语言文字文化自信本土地名文化软实力
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只有牢固确立居安思危的观念,培养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打仗不怕死的信念,在各种艰苦磨难中自觉锤炼血性品质,提高打仗本领,才能做到一旦祖国有召唤,人民有需要,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详细] 时间:2016-07-15 14:04 查看:889次 标签:黄天信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七一讲话
虽然提倡“文以明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统,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没有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这两种传统虽略有主次之别,但一直并行不悖,交互为用,保证了中国古代文学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详细] 时间:2016-07-15 10:25 查看:4689次 标签:廖可斌文以明道文学社会功能
将韩、柳二人关于“文”“道”关系的观点统合观之,他们一方面要求文学发明并传达符合传统精神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又明确反对华丽侈靡的文风。至此,关于“文”“道”关系的理念基本确立了其理论界缘,其观点的旨归在于对“道”的发明与对过度的“文”的抵斥。...[详细] 时间:2016-07-15 10:23 查看:848次 标签:郭鹏文以载道文学民族特色
当被问及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时,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此回答道:“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会以史为鉴。”西方学者尚有这种理解,中国人更应该有这种自信和责任。...[详细] 时间:2016-07-15 10:15 查看:525次 标签:王弢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四个自信
日前出台的《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今后网络直播将实行随机抽查,表演者一旦上“黑名单”将被全国禁演,可视为对当前网络直播乱象的一次有力的制度回应。...[详细] 时间:2016-07-15 09:59 查看:325次 标签:朱昌俊网络直播野蛮生长网红经济法治社会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无上光荣的伟大事业,需要许许多多“非常之人”为其奉献青春、奉献才华。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要充分发挥崇高荣誉的精神引领作用,激励更多人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详细] 时间:2016-07-14 09:47 查看:257次 标签:张树华民族荣誉表彰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文艺实践。文艺实践的根本就是文艺创作。中华民族既有独特的民族精神,也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详细] 时间:2016-07-14 09:23 查看:415次 标签:黄伟人民性文艺作品创新
我们要研究哲学,更要学习哲学。在哲学思维中,面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经验世界,努力寻求心灵与肉体的和谐平衡,让人有悲欢离合的生命带着温情和暖意,不那么悲观和痛苦。...[详细] 时间:2016-07-11 10:15 查看:1965次 标签:夏海老子哲学宇宙观
加强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文化载体、文化资源等都是构成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首先要创设好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具体的文化环境。...[详细] 时间:2016-07-08 10:26 查看:886次 标签:尤国珍网络核心价值观社会文化
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增强文化自信,要求党和政府紧紧依靠广大文化创造主体,尊重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尤其是对文化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详细] 时间:2016-07-07 10:05 查看:460次 标签:王易文化自信人民主体性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当代文学怀乡书写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感,体现了中国作家对故土家园的深挚情感,守望传统人伦文化的真诚态度,建构了中华民族宽广丰富的精神世界。...[详细] 时间:2016-07-07 08:59 查看:619次 标签:陈晓明文学乡愁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