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权威,建立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目标和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语境下,重塑司法权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念层面如何切实落实法律至上或法治;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面的再造,即如何重新构造司法权力。...[详细] 时间:2015-12-23 09:30 查看:1600次 标签:罗衡宁依法治国司法权威司法公正
检察官和律师都要正确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规范相互交往行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共守法律道德底线,勤勉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秉持正义,以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尊重。 ...[详细] 时间:2015-12-23 09:23 查看:588次 标签:黄太云以审判为中心律师检察官
“法立于上而俗成于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变成自觉行动。...[详细] 时间:2015-12-22 13:25 查看:994次 标签:王佳互联网法律立法网络空间
法治思维是在法治社会中,基于对法治的崇尚和信仰,能够自觉运用法治理念、精神、原则和逻辑来认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思维。...[详细] 时间:2015-12-22 09:57 查看:978次 标签:孙丽丽法治思维依法治国法律制度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且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这就表明,中国法治发展的重心要从法律的制定转向法律的实施。...[详细] 时间:2015-12-21 13:35 查看:591次 标签:何家弘法制建设法治法学
“规则之治”有赖于社会的稳定程度,对迅速变化的社会没有实质意义。平等实施有赖于法律资源的充分性,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平等实施,而需要寻找成本低、替代性的措施和适合本地特点的方式。良法之治有赖于对什么是良法达成共识,不能以一种模式为基础来评...[详细] 时间:2015-12-21 09:20 查看:3150次 标签:朱景文法治评估规则之治法律国家治理
一项新技术如果是适用的,它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利益,从长远来看这种社会利益是无法阻挡的。实现这种利益的过程也许是曲折的,这取决于我们的法治环境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观念,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如何看待这项技术,不同的处理方式当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详细] 时间:2015-12-21 09:09 查看:939次 标签:周其仁互联网+法治社会法律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立法法,明确规定将地方立法权扩大到所有设区的市,并由省级人大常委会确定新获得立法权的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详细] 时间:2015-12-18 09:44 查看:1382次 标签:立法权立法法法律体系中国特色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自我革命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已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互联网+解纷机制”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纠纷解决平台,促进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跨界融合,从而引领传统纠...[详细] 时间:2015-12-18 09:39 查看:1492次 标签:龙飞互联网+纠纷解决机制司法诉讼
中华法系曾因其浩博严密超越国界、对亚洲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建立,若要为世界贡献独树一帜的现代中国法治,“法律获得权威”无疑是关键环节,需要为此付出长期努力。...[详细] 时间:2015-12-17 14:25 查看:1114次 标签:张晓玲法律权威法治价值取向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随着互联网国际合作的深入,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的构建,以及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建立,由中国贡献出来的网络主权概念体系必将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广泛认可和拥护,并成为国际互联网治理的首要原则。...[详细] 时间:2015-12-17 09:02 查看:608次 标签:支振锋网络主权世界互联网大会法治
现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缓和人案矛盾。比如我们的法官员额制,就是用来解决法官忙闲不均问题的,让法官都去一线办案。...[详细] 时间:2015-12-14 08:53 查看:1220次 标签:何帆案多人少伪命题法官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目前的障碍不在于政策、技术、资金、人才,而在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相关立法滞后。因此,我国亟待建立和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依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详细] 时间:2015-12-11 14:05 查看:1026次 标签:金江军大数据立法数据资源
司法权威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司法执行率高、有威慑力是核心要素。因为,只有通过执行才能把司法裁判落到实处,执行率不高意味着司法裁决的实施率低,甚至是一纸空文,也就无从发挥司法定纷止争或者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是对司法权威最大的破坏。...[详细] 时间:2015-12-10 13:38 查看:846次 标签:高长见司法权威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公正
作为一部慈善基本法,促进措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草案专设一章规定了促进措施,其中有三个条款规定了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享受税收优惠、捐赠人享有税收优惠、境外捐赠物资依法享受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受益人享有税收优惠等。...[详细] 时间:2015-12-09 15:40 查看:778次 标签:慈善法草案立法制度建设
实践证明,近年来宪法在实施中活力日增。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发挥威力彰显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宪法的实施,他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所谓宪法实施,就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贯...[详细] 时间:2015-12-07 15:20 查看:684次 标签:李哲宪法公权力法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因此,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起宪法信仰。...[详细] 时间:2015-12-04 10:05 查看:1461次 标签:韩大元国家宪法日依法治国法院
只有实施的宪法才是有生命力的宪法;只有被运用和被解释的宪法,才是能生长的宪法。通过宪法解释方法来增进宪法的生长。宪法不仅可以通过实施来增强活力,宪法还可以通过实施和解释得以不断生长。宪法运用和解释能使一个政治统一体处于不断生长、形成和创造的过程。所谓“宪法的生...[详细] 时间:2015-12-04 09:27 查看:3414次 标签:法治宪法精神国家宪法日依法治国
宪法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从我国宪法实施的总体状况来看,执政党一直将宪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文件。因此政治化实施是我国宪法实施的一个重要特点。宪法除了政治化的实施之外,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最高法,也发挥着法律规范的功能。...[详细] 时间:2015-12-04 08:45 查看:6626次 标签:乔晓阳宪法习近平讲话政治性
确立“宪法+所有具体法治工作”的行动纲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法律功能,要学会运用宪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矛盾和纠纷,要善于将宪法作为解决人们行为对错的是否标准。...[详细] 时间:2015-12-03 14:00 查看:983次 标签:莫纪宏国家宪法日依法治国公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