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 语言是法律条文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立法语言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质,所谓“法言法语”,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性,同时模糊性是立法语言难以消解的属性。...[详细] 时间:2015-04-28 09:58 查看:4669次 标签:万其刚立法法律

  • “司法文明指数”,是“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一种法治评估工具。司法文明指数试图通过对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状况进行实地动态监测,从普通人的视角,调查和评估可能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司法文明状况。...[详细] 时间:2015-04-23 09:56 查看:400次 标签:张保生司法文明法治评估

  •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我们仅从法典的形式上来看,即可明了其价值取向,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详细] 时间:2015-04-22 11:04 查看:2384次 标签:宋玲法律体系“正人心”“厚风俗”

  • 司法透明指数是一项创新举措,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改革的新途径,也是在司法领域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司法透明指数实践的经验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值得高度重视。...[详细] 时间:2015-04-21 14:33 查看:1004次 标签:钱弘道司法透明司法公开

  • 改革法官、检察官遴选制度,从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法官、检察官,从根本上说是对司法活动本质的一种尊重。司法活动的本质是把条文中的法律适用于各种社会现象,对案件涉及的社会事实进行评判或处置。...[详细] 时间:2015-04-17 09:22 查看:488次 标签:顾培东法官招录检察官招录制度改革

  • 立法机关拥有立法权,同样负有立法责任,必须遵照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立法。立法权的行使也需要得到有效监督,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符合宪法法律时,或者立法超越权限、违反立法程序时,也应对立法机关进行问责。立法监督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法治统一,保证立法符合宪法、下位法符...[详细] 时间:2015-04-17 09:00 查看:328次 标签:朱景文依法治国新立法法

  • 公益诉讼在司法解释的指引下在中国的司法土壤上开花结果,必须注意保障公益诉权、构建公益诉讼的分流机制等几个问题。...[详细] 时间:2015-04-16 16:11 查看:503次 标签:汤维建公益诉讼司法解释

  • 我国知识产权学者在关注外国先进法律理念,进行本土理论创新的同时,还努力探寻适合中国语境和文化背景的法律解释和政策适用方法,从而形成包括多种分析工具的方法论体系。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研究中的分析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时间:2015-04-16 14:46 查看:970次 标签:吴汉东知识产权民法学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15日公布了这一意见,意见将于5月1日起施行。...[详细] 时间:2015-04-15 15:41 查看:900次 标签:登记制立案诉讼

  • 从晚清到民国,在司法监督体制的建设方面所取得主要成就,并不在于司法权对其他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而在于随着一系列近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司法监督体制的近代转型。...[详细] 时间:2015-04-15 15:06 查看:2794次 标签:刘双舟法律监督体制转型

  • 在办理审查批捕、起诉案件时,必然涉及(自由)裁量权问题。检察机关对于检察官办案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必须给予一定的控制,既要对积极行为进行控制,防止(自由)裁量的任意性和随意性,也要对消极行为加以控制,防止办案人员因担心承担责任而放弃必要的(自由)裁量处断。 ...[详细] 时间:2015-04-15 14:15 查看:765次 标签:王云光统一办案办案标准

  • 两个规定的出台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司法体制机制双重改革中的重大举措。以反腐败为核心的政治生态的改变使得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时不再无所顾忌。正在实施的司法体制改革,为杜绝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提供了机制性保障。...[详细] 时间:2015-04-15 14:11 查看:582次 标签:赵旭东干预司法制度建设

  • 改革意见没有绕开 “司法独立”这个问题,肯定性地强调了“依法独立”,重要的是将审判权明确为“中央事权属性”,这就断了地方政府干预司法的后路,可以有效遏制非法干预司法的地方势力,这是此次司法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详细] 时间:2015-04-14 16:00 查看:516次 标签:储建国司法改革依法独立

  • 劳动争议不同于普通民事争议,具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社会性等,也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如果由司法直接介入纠纷的解决,不仅容易在劳资之间形成一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劳资合作与和谐,也会使法院过度陷入劳动争议案件,不利于维护法院的权威性和司法独立性。...[详细] 时间:2015-04-14 09:50 查看:885次 标签:李雄劳动立法劳动纠纷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就必须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详细] 时间:2015-04-14 09:17 查看:1147次 标签:张秋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 《立法法》的修改,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党中央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详细] 时间:2015-04-14 09:13 查看:1271次 标签:周隆基立法法地方立法

  • 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是推进我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金融业自身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落实金融领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要搞好金融法制建设,必须摈弃既往运动式、碎片化的立法方式和思路,讲求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详细] 时间:2015-04-13 15:39 查看:1201次 标签:王刚国家治理现代化金融金融法律体系

  • 检察机关既是法律监督机关,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要承载起党和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厚重希望,其前提是自身行为要讲规范、守规矩。当前,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检察机关承担的法律监督责任越来越大。...[详细] 时间:2015-04-13 14:20 查看:857次 标签:路志强规范司法司法行为

  • 随着行政权对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断扩大,行政权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相伴而生。通过行政检察,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失范、行政权力滥用以及行政不作为等现象。...[详细] 时间:2015-04-13 14:20 查看:609次 标签:王春业行政检察权法律监督

  • 良知不是法律,而是自我立法,是人的本性的自我立法。随着法治的进步,检察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司法技能,更需要自觉坚守职业良知,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办案。...[详细] 时间:2015-04-10 10:08 查看:487次 标签:俞秀成法治思维职业良知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