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只有20余年时间,但经历了多次变革:最初知识产权案件由民庭和经济庭审理,后来由知识产权庭统一审理;2000年后,改知识产权审判庭为民事审判第三庭,负责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详细] 时间:2013-11-24 17:34 查看:201次 标签:法院时间表知识产权
“维稳”需要是地方党政官员干涉司法的重要理由,因为法院审判工作的核心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详细] 时间:2013-11-22 13:50 查看:377次 标签:杨涛维稳错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法官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面对行政长官、法官领导、访民上访、地方“维稳”的压力,真正坚持疑罪从无、坚持独立审判,才能杜绝冤假错案。这恐怕才是最高法《意见》的主旨所在。...[详细] 时间:2013-11-22 13:50 查看:282次 标签: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现代文明社会必然要具有对法官意志自由的充分尊重,将干涉法官独立行使职权看成是对全体公民权利的侵犯。审判独立不仅是一个社会目标,更是一个社会氛围,也是社会为司法所提供的基本保障。...[详细] 时间:2013-11-22 13:50 查看:234次 标签:丁国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司法制度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作为人民法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确保办理刑事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贯彻好、执行好。...[详细] 时间:2013-11-22 13:49 查看:495次 标签:司法最高法冤假错案
刑事司法的目的在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权,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打击与保护必须并重,如果失之偏颇,就会背离刑事司法的目标。...[详细] 时间:2013-11-22 09:49 查看:978次 标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所谓内涵式行政体制改革,是指政府职能调整整合、政府机构再构和政府运行机制再造的统一,其目标是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详细] 时间:2013-11-22 09:49 查看:278次 标签:石亚军法治内涵式行政体制改革
对司法机关而言,掌握人财物的支配权,是影响司法的重要因素,多层级法检机关的人财物在管理上统一起来,能够尽可能杜绝基层地方政府对司法的干扰,但也要警惕此种“人财物的垂直管理”因为不受节制,而导致实操层面“垂直管理”的误区。...[详细] 时间:2013-11-22 09:49 查看:225次 标签:司法改革审判独立
强调法官独立办案,不是彻底废除审判委员会,而是要把审判委员会变成一个咨询机构,审判委员会可以就案件审理面临的证据和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些意见只供参考。换句话说,审判委员会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原则。...[详细] 时间:2013-11-22 09:28 查看:181次 标签:乔新生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审判体制改革
其实,“忽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微常积”,可怕的是自己对“忽微”不以为然的态度。如有人认为“小吃小喝不算过,小拿小要没什么”;有人告诫和标榜自己“大吃不大喝,收礼不受贿,喜新不厌旧,风流不下流”等等。...[详细] 时间:2013-11-21 14:42 查看:377次 标签:刘佑生案例廉政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司法改革存在两种认知模式:一是关联论,即认为司法改革与宪政民主有着强烈的内在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加强;二是切割论,认为司法改革仅涉及普通法治的加强,并不以完备的宪政民主为前提,其结果也未必导向完备的宪政民主。...[详细] 时间:2013-11-20 13:24 查看:542次 标签:田飞龙司法改革
深化司法改革,必须解决独立审判的宪法欠账问题,真正兑现宪法第126条的承诺。也只有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真正革除影响独立审判的体制之弊,革除形形色色的司法潜规则,才能让司法公正迸发出比太阳还要灿烂的光辉。...[详细] 时间:2013-11-20 09:11 查看:227次 标签:十八届三中全会独立审判司法公正法治中国
与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相比,中国国际法学的成长速度与成熟程度还有待提升。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志鹏撰文指出,中国国际法学不仅在世界国际法理论谱系中处于边缘状态,在中国法学界也远未达到应有的地位,因而面临着“双向主流化”的中长期使命。...[详细] 时间:2013-11-19 13:32 查看:237次 标签:法学中国范式
人们通常以“法言法语”表示法律专业用语的精确而简洁,但如果使用法言法语时对具体语境设置不当,或言语交流者各自设置的语境不重合,精准的法言法语却可能构成一个不精准的论述体系,进而可能导致法律结论的失准。...[详细] 时间:2013-11-19 13:31 查看:304次 标签:陈甦语境法律效力
法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文解字》将其释义为:“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意思是说法要公平如水。依我看来,古人造法除赋予其如水一般的公平之外,还寓意其有扶助弱者之意,就像水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淌并滋润万物一样。...[详细] 时间:2013-11-18 09:53 查看:543次 标签:胡云腾司法法治法律
为依法惩治抢夺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详细] 时间:2013-11-18 09:22 查看:158次 标签:解释法律刑事案件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连续纠正冤假错案……党的十八大一年来,一系列举措让人耳目一新,法治中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详细] 时间:2013-11-18 08:44 查看:449次 标签:依法治国法治中国法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背景下,既要充分发挥回应型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功能,也要在法律和社会的互动中实现法律的进化和发展,在努力创造法治社会环境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构建法治国家。 ...[详细] 时间:2013-11-17 15:55 查看:578次 标签:刘静坤法治
行政自由裁量基准是近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界和行政法治实践关注的热点,其在理论和实践中似乎都已趋于成熟。然而,这一命题存在重大理论误区和实践困惑:作为基准的规则将裁量行为变为羁束行为,将外部行为内部化,将行政个案处置抽象化,将行政权利变为行政义务。...[详细] 时间:2013-11-16 20:50 查看:1650次 标签:关保英行政法治实践行政自由裁量
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解释,总体上可以分别按照正犯、共犯区分制(又称为“二元的犯罪参与体系”,以下简称“区分制”)和单一正犯概念(又称为“单一正犯体系”)两种...[详细] 时间:2013-11-16 13:06 查看:3408次 标签:周光权教唆未遂共犯刑法客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