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详细] 时间:2014-12-29 14:14 查看:881次标签:李晓兵国家宪法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毛泽东建党学说初步形成,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为了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毛泽东不断强调教育党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更开阔的视野提出如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问题。...[详细] 时间:2014-12-29 14:10 查看:617次标签:石仲泉古田会议思想建党
从法官的地位来讲,法官慎言义务是为了维护司法的独立性。如果法官不慎于言论,过度引起关注,就会使公众怀疑其独立性。因此,限制法官言论自由的法官慎言义务,是为了维护司法的独立性。...[详细] 时间:2014-12-29 14:07 查看:227次标签:孙笑侠法官慎言法官伦理司法公信力
尽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袭封闭性政治中心的传统,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详细] 时间:2014-12-29 14:06 查看:263次标签:葛剑雄古代城市遗址城市发展
在社会现代化以后,熟人社会本身也出现了多元化,不同类型的熟人社会有了相对清楚的边界,不再交织在一起,也不会让一个或几个领袖控制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无疑是一个社会进步。...[详细] 时间:2014-12-29 14:03 查看:268次标签:党国英熟人社会社会转型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提出过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部分地具有“改革的能力”,能够“通过重新树立其理想”,使这个古老国家生存下来。也就是说,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这个文化基因,只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了。...[详细] 时间:2014-12-29 14:01 查看:196次标签:郭小聪中国软实力传统文化
坚持法治原则,并非全盘否定行政裁量权,而要适当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此必须合理设计裁量的程序要件,明确规定裁量的实体标准。...[详细] 时间:2014-12-29 13:58 查看:158次标签:季卫东行政裁量权政府信息公开
靠改革提高创新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我们必须根据中央的顶层设计,结合实际,拿出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激活资本市场,把金融作为推进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有机结合,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详细] 时间:2014-12-29 10:54 查看:186次标签: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人才资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工业化发生以来最具彰显性的发展模式,它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体脉络,也成为影响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框架。对现代化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密切而持续的关注,是社会现实为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详细] 时间:2014-12-29 10:34 查看:635次标签:徐平现代化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发展
云南要发展,前提是交通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为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提速富民强滇进程,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打牢坚实的基础。...[详细] 时间:2014-12-29 10:28 查看:181次标签: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基础设施
新常态下,能否成功“变道”超越,至关重要的是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只有经济增长结构由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才能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详细] 时间:2014-12-29 10:27 查看:189次标签:转方式调结构民营产业节能减排
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素,是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它本质上是为民主政治服务的。民主才是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民的权益,法治就成了无本之源。...[详细] 时间:2014-12-29 10:16 查看:208次标签:俞可平民主政治依法执政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7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趋势与重大任务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详细] 时间:2014-12-29 10:14 查看:356次标签:张占斌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一流大学的建设从来都不是靠简单复制取得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详细] 时间:2014-12-26 16:10 查看:744次标签:古天龙人才培养高校改革
学好党章,以党章为镜子强党性。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所有党员都要自觉以党章为镜子,用党章来规范行为、指导行动,积极主动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实际,通过忠诚履行党员的“八项义务”,争做“六个表率”。...[详细] 时间:2014-12-26 16:00 查看:574次标签:周家纬党的建设反腐倡廉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加大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力度,将法治建设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规划,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县、乡、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以多层次的轮训班、专题班、研讨班,使法治教育培训经常化、常...[详细] 时间:2014-12-26 15:55 查看:554次标签:吴文剑法治理念组织工作
坚持和推动依法治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人阶级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工会必须依法治会。...[详细] 时间:2014-12-26 15:54 查看:927次标签:张百如依法治国法治建设
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呈现出区域特征,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而现行大气治理难以突破属地管理模式。各地在环保上的意愿、资金投入、管理水平和污染控制程度也差异较大。这就需要通过立法,从法律层面确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详细] 时间:2014-12-26 15:09 查看:220次标签:刘武俊大气污染环境污染
社区文化综合体建设是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它的探索和发展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管理社会化水平有待提升;城市社区先天性文化凝聚力相对不足;全面推广和标准化建设有一定制约因素。...[详细] 时间:2014-12-26 11:27 查看:195次标签:周澍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重视制度建设,又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教化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积极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大力培育和弘扬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详细] 时间:2014-12-26 10:52 查看:407次标签:陈立旭法治精神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