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入党门槛,保持适度规模(2)

提高入党门槛,保持适度规模(2)

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的必然要求

南方周末:从你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没有刻意控制过党员的规模,那么是否有过这方面的意识?

王长江:其实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对控制党员规模是有所意识的。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讲话里就讲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需要提高加入共产党的门槛了。1949-1956年间,中央的认识是非常清楚、正确的。当时有领导人和其他不少人,已经认识到执政和不执政有很大区别。但八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提出“还是要阶级斗争”,这跟革命党的思维一样,坚持阶级斗争。这就不让提及执政党有什么特别,大家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说了。

南方周末:革命与执政,对党员规模的要求不同吗?

王长江:当然。处于革命党时期,党员当然是多多益善。况且那时党员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因为加入革命党是有风险的,弄不好就会被人收拾掉了。一个经过权衡之后、仍然坚持要入党的人,可以说他的意志是坚定的,质量是有保证的。那时是有一个自然的大浪淘沙的机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其党员质量。

但中共成了执政党之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党手里掌握了权力,就会有一些人的入党意图在改变。他是冲着权力而来的,打算利用权力捞得好处,这样就鱼龙混杂。这时就得注意控制规模,注重素质了。因此,控制党员规模是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之后的必然要求。

南方周末:其实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提出党的历史方位的两大转变,其中之一就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已经过去十年了,你怎么看待这十年的转变。

王长江:我觉得现在还在转变之中。2002年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革命党形成的是一套较稳定的运行系统,但转变成执政党则要建立一个新的运行系统,这是需要时间的。两者有很大不同,比如,在方式、方法上,革命党是半军事化的方式,执政党更多要运用市场的、科学管理的手段;在理念上,革命党时期是组织人民夺取政权,执政党时期则要放手让百姓追求自我利益,让人民当家做主。党理念转变之后,必须要按照一套完全不同于革命党的理论、说辞来论证。

其实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对这个问题应当有更多的思考。

“控制数量与其他的改进措施齐头并进”

南方周末: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是否也有过执政党要限制党员人数的做法?

王长江:古巴是有限制的。它的党员是选出来的,大家认为你表现好,便要推举你。

南方周末:有学者认为列宁推崇精英党路线控制人数,而斯大林推行群众党方针。党组织由精英型走向群众型,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王长江:这个观点是忽悠。苏联共产党有20万党员的时候很强大,当党员达到1900万人时又垮台了,就有说法认为是人数多了是导致政权丧失的主要原因。当时苏联解体不是党员数量问题,而是因为体制问题,使得党员脱离群众。当时的体制问题包括,党自身的吸引力在下降,而且党内失去了凝聚力。党员规模只是最后的体现之一,而且越来越突出,比规模还要严重的问题很多啊,最严重的还是体制问题。

南方周末:既然数量不是问题,那我们只要吸取苏联的教训不发生体制问题就可以了,党员规模大一点不也没关系吗?

王长江: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设。组织是社会组织化水平提高的形式,它是有规模的,层级之间的关系是依靠组织学原理来保证的,这里面就有很多科学在里面,不是越大越好。

当然,改善党员质量,一定要控制数量与其他的改进措施齐驱并进。说到底就是整个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如何运行才科学化。其中既有数量问题,又有质量问题,既有理想问题,也有权利问题。

责任编辑:葛秋云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