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讨与评论
(一)夯实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落实到非公有制企业,夯实党在非公经济组织的执政基础,关键要靠高素质的党务干部去抓、去落实,必须建设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熟悉业务、热爱本职工作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队伍,解决好“党务工作有人抓”的问题。把非公企业党建干部工作纳入各级组织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组织部门工作的总体布局,与党建发展战略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要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工商联、民政局、工商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单位相互参与配合的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层层分解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层层抓好落实。要在各非公企业普遍建立各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把重点非公企业作为领导联系点,形成“联系一个点,负责一条线,带动一个片”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
公司法和党章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党的十七大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实践表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大力推进党务工作者职业化,像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那样去抓企业党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把党务工作者纳入企业人才范畴统一规划、统一选拔、统一管理,才能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建设非公企业职业化党务工作者队伍,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选配职业党务工作者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靠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影响和争取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激活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务人才的长期需求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增强企业党务工作岗位的吸引力,积极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选拔、培育、管理、服务的新机制,不断丰富企业党务人才储备,保持非公企业党务工作专门人才的供求平衡,进而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后继有人、充满活力。
(四)实现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人才辈出的目标,必须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予以支撑和保障。
形成充满活力的选拔使用机制是激发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活力的基础。推进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明确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和程序步骤,坚持“举、考、派、聘、兼”等选任方式,严把党务干部配备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符合和适当超前党建工作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党建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排名,对工作任务不落实、连续三年排名靠后的党务干部,及时向组织部门建议更换人选。注意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的党员干部职工中,选拔作风扎实、熟悉党务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党员参加到非公企业党务工作去。同时,必须强化科学合理的保障激励机制,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和企业支持等多途径筹措专项资金,提高非公企业党务干部政治地位。充分信任、尊重和关心党务干部,敢于让他们挑重担,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