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苏区时期群众路线的经验与启示

今日话题:苏区时期群众路线的经验与启示

——解读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系列组文之一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宣讲家网站集纳多方资源,整理一套思想深刻、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的相关权威论述和典型经验文章供广大网友学习参考。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的经验与启示”、“名家解读党的群众路线合集”、“从党群关系看苏共亡党的惨痛教训”以及党的群众路线在纪检、教育、医疗等各项工作中的理解与贯彻的系列组文,力求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对我党群众路线的开创、坚持、发展进行脉略梳理和深刻而全面地解读,敬请关注。

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时期

定义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1929年至1934年的苏区时期,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得以孕育并形成的时期。

12345

党在成立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尽管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的原则,然而由于此时的党或处于“非法”的地下状态,或合作于执政的国民党左右,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缺乏产生群众路线的条件与动力。

土地革命战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在中共苏区,处于执政地位的党,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密切自己同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争取、团结、依靠群众,做好各项工作,实现革命目标。

当时,包括中央苏区在内的红色割据区域,无一不处于敌对势力的白色包围之中。自身还很弱小的党和红军,要在困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进而一步步实现革命目标,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苏区的劳苦群众。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离不开他们;发展生产,保障军需民食离不开他们;开展各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斗争和建设离不开他们;争取历次反“围剿”的胜利离不开他们;就是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他们。可以说,离开了苏区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支持和参与,党和红军以及苏维埃政府,都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在处理党群关系中,如何有效地满足群众的切身利益,是需要党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关键问题。例如,在打土豪分田地阶段,有的贫雇农竟然不领情,不肯去住苏维埃政府分给他的地主房屋;在发展生产、改良生活方面,有的贫雇农不愿下工夫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只求眼前温饱;在防病治病、卫生保健问题上,有的群众宁愿信神拜佛,也不要红军医院的西医西药诊治预防等。这些问题显然不是此前所能碰到的,也不是过去一套硬办法所能解决的。

中央苏区形成后,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进行土地革命过程中,依照苏区实际制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完善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田原则,掌握了按田亩谷担(实收产量)分田的简便办法。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过程中,发现、总结并推广了群众首创的劳动互助社、耕牛合作社、妇女学犁耙等先进经验,挖掘、扶持了苏区各地传统的手工业和农村家庭副业生产项目,如铸造、白铁、织布、打草鞋、烧石灰、熬硝盐、制樟脑等。在防病治病、保障军民健康方面,充分利用苏区的草医草药,收集、推广民间偏方验方。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党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并向群众负责的基础上,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反复实践的成果。

综上所述,可见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苏区时期。它是党在苏区的斗争实践和自身建设深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党和人民群众互动共进的结果。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