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辩证思维(5)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辩证思维(5)

核心提示:有为与无为相辅相成,把该为的事为了,有些事才不用去为;不该为的不去为,才能更好地作为。领导干部应当珍惜难得机遇,珍惜组织信任,珍惜人民的挑选,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在立功、立德、立言方面取得不朽的业绩。

话题5 有畏与无畏的关系           

人,是需要一点畏惧心的,特别是为官掌权者,更应当有畏惧感。“恐惧是理智的开端。”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怕”的内涵说得很全面、很明白,告诫人们要“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说,小人不懂得天道、地道而无所敬畏,轻视道德高尚的人而无所敬畏,亵渎圣人的至言而无所敬畏。“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人没有畏惧感,就会无法无天。人如果到了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地步,那么离垮台不远了。人都是有弱点的,存在着“软肋”。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克琉斯,刚出生时,母亲为了让他永生,白天用神酒擦他的身体,夜里用神火锻炼,还把他倒提在冥河浸泡,以使他刀枪不入。只有母亲手捏的脚后跟没有浸到冥河水,这成了他全身唯一可以受到外界侵犯的致命弱点。阿克琉斯在战争中所向无敌,屡建功勋,但最后被深知他弱点的太阳神阿波罗用毒箭射中脚跟,英雄抱恨撒手而去。“阿克琉斯之踵”,寓意很深刻。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这些毛病在平时多是“潜伏”、多为“隐性”,而当有人用“箭”来射时,就可能被击中致命之点。对这样的可能性,应当有所忧。敬畏,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是洁身自好的约束,是拒腐防变的警钟。

最铁的是规律,最硬的是法律,最严的是纪律,最管用的是他律,最要紧的是自律。领导干部讲敬畏,尤其是要敬畏“五律”。规律是不可抗拒,违背了必定遭报应。《黄帝阴符经》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只要善于观察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就足够了。规律是法的重要来源,公平是法的灵魂,正义是法的化身,权利是法的保护对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亚力士多德讲:“当人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之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纪律是高压线,不允许挑战和践踏,否则会带来灭顶之灾。他律是组织和人民的监督和约束,是对自己的爱护和保护,必须严肃对待、自觉接受他律。你是你的敌人,只有你才能打倒你;你是你的上帝,只有你才能拯救你。要严于律己,心惧高悬之剑,不为物役,不为金迷,随时保持一种不走邪线、不触红线、不踩底线的警醒。翻开“落马”官员的履历,大多有一个由好而坏的过程:刚刚上任,往往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时间一长,则渐生骄惰之心,日染奢侈之气,正所谓“任前拼命干,任后松一半;任前感恩党,任后谢私朋;任前是仆人,任后变雷人;任前轻车简从,任后前呼后拥;任前实话实说,任后怪话连篇;任前常往基层跑,任后基层找不到。”难道真有所谓“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的定律?大量事实说明,对干部而言,获得提拔之时即应是加强约束之时,提拔是一种爱护,约束是更重要的爱护。如若能在“权力寻租”的“底线时分”,想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告诫,听到来自良心和道德之声,膨胀的心魔也许就会悬崖勒马,在法纪的藩篱前幡然止步。有了知识,还应加上节制,有了节制,还应加上忍耐,有了忍耐,还应加上虔敬。知识、节制、忍耐、虔敬,后三项都是约束,是人格构成的四要素。“心灵有敬畏,血气被约束”。有这两个前提,心就不易走神,路就不易走斜。

领导干部应存敬畏心,也要存无畏胆,做事有原则,起止有分寸。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晏子在宫殿上陪侍齐景公。正是早春时分,景公感觉有点冷,便吩咐晏子说:“你去厨房给我弄碗热汤面来。”此时正是和领导套近乎的好时机,因为与领导建立感情,靠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生活中的小事。吃喝玩乐,越是私密的事让你干,越表明领导不拿你当外人。没想到,晏子却选择了拒绝,说:“对不起,我不是管你饮食的臣子。”景公看着一脸肃然的晏子,心里有些郁闷,又吩咐说:“那你去给我找件皮衣来。”晏子脸色依旧,说:“对不起,我不是管服装的。”景公有些生气了,语气里有了质问的味道:“那么你究竟替我做什么呢?”晏子平静地说:“我是国家的大臣。”景公说:“什么叫国家的大臣?国家的大臣难道不是为我服务的吗?”晏子说:“所谓国家的大臣,能治理国家,辨别君臣之间的情分,让它合情合理,制定百官的尊卑,让它能恰到好处,写成条例命令,可以传布于四方。”听完这番话,景公恭敬地站了起来,从此再也不像对待奴仆般随意吩咐晏子做这做那了。做人要学会拒绝,而不是百般顺从。尤其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站稳立场,哪怕明枪暗箭难防;在大风大浪关口上,要坚守信仰,坚持原则,哪怕万丈深渊难越。恶的起因是善的失职。埃德蒙•伯克说:“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好人每一次的退让,都是在降低坏人干坏事的成本;每一次的冷漠,都是在给罪犯增加机会;每一次的默许,都是在助长邪恶的发生。有首悼念张志新的诗中讲:“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像张志新那样为了坚持真理不惜献出生命的人越多,公平正义的能量才会日益强盛。腐败不反,亡国亡党。“这是最后的斗争,所以,必须挺起胸膛,这是最后的底线,因此,必须表明立场。只要我们还期待,共和国的大地明天依然洒满阳光,只要我们还坚定,共产党仍旧是民族的希望。”“不管别人怎样,只要你相信,只有人能让一切变得怎样,一只微弱的萤火虫,不也在那释放着自己的亮光。”“只要你相信,正义终究会扫除阴霾,相信的力量,就是能穿透一切的阳光。”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执著、这样的信心。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