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山:带领乡亲们奔富路的一生(4)

李凤山:带领乡亲们奔富路的一生(4)

权为民所用,他带出一个群众信得过的班子

2009年,李凤山的二儿子李延平自筹资金在肇东市黎明镇春光村建起了小米加工厂,生产和销售“同心牌”小米。两个月后李凤山得知此事,怕影响长富村米业的经营,减少村民收入,他多次找到二儿子,阻止其办加工厂,还要求各个售米点不许卖“同心牌”小米,硬是逼着二儿子把米业交给了长富村米业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几十年来,李凤山始终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永葆新时期党员本色。2002年,村里有2000棵成材杨树需要出售。李凤山的一个亲属找到他,想以低价买下林权,被李凤山严词拒绝,那些树最终由村里作底价30万元公开拍卖。有个建筑商给李凤山送来10万元钱,要承揽长富村道路修建工程,被他赶出门外。为了保证新修道路的质量,村里统一购进高标准的水泥、石头、沙子等建材,节省资金10多万元,而且使路面在原计划4米的基础上又拓宽0.5米。他严把施工关,每天兜里揣着卷尺,从早到晚“长”在工地上,生怕在质量上出现什么问题。至今这条路已投入使用6年了,没有出现一条裂缝,成为村民的致富路、民心路,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李凤山生活俭朴,作风扎实,从不占村上一点便宜。在村上不办小食堂,不设伙食点,上级来的领导或来的客商,他都领到自己家里去吃,饭费都由家里负担,从不在村上报销。在外跑项目、办事情的时候,从不乱花一分钱,从不住高级宾馆,从不进休闲娱乐场所。参加哈洽会,他的一日三餐基本就是包子就着白开水。多年来,他因公外出,没在村里报销过差旅费。长富米业为他配置了一辆公务用的小轿车,但他基本没坐过,60多岁的李凤山出现在田间地头或是去镇里市里开会,都是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

2008年初,听说村里要修水泥路,有个包工头给李凤山送来好处费,被他当场拒绝:“道路施工要由村里公开招标,由村民代表和村委会共同参与研究做底价,要由纪检监督小组和民主监督员审核,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其身正,不令则行。李凤山在任30多年来,长富村没有一个上访户,没有一名村干部违法违纪。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长富村党风清正、民风朴实,干部群众心连心。

李凤山更加注重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形象。无论公事私事,他从不带领村干部到饭店吃饭,还要求全体村干部决不能参与打麻将、玩扑克等带有赌博性质的娱乐活动。有一次,几名村干部在整理完账目后,利用业余时间在村办公室打麻将赢饭费,被外出办公回来的李凤山撞见,他立即把麻将撇出窗外,并严厉批评了在场的村干部:“决不允许我们村干部在村里打麻将、玩扑克,就是自掏腰包也不能集体到饭店吃饭,必须注意影响,得在村民面前有个好形象。”

情为民所系,他爱护群众就像爱护亲人一样

在长富村采访村民,听到他们对李凤山最多的描述是,“他对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一次,一位村民急着给女儿看病要把家里的粮食卖掉,李凤山了解情况后,极力劝阻说:“现在粮卖不上好价钱,给孩子看病缺钱先花我的,等粮食涨价了再卖。”说着就掏出钱塞到村民手中。

谈起李书记,长富村副书记李俊龙想说的话似乎特别多,“村里谁家有大事小情,他必到场、必过问、必搭把手。每逢春节,他想的不是自己家该怎么过年,而是想村里谁家有困难过不好年。村里孤寡老人、特困户的家,他经常去看望,遇到哪家村民有困难,他总是自掏腰包帮助解决。”

村民徐明江身患疾病二十多年,一直卧床不起,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只能靠妻子艰难支撑这个家。李凤山对徐家二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每到过年过节,他都要自己拿钱送米送面送油等生活用品,二十多年来除生活用品不算,仅现金就达到3万多元。村民范发从小失去左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父母都瘫痪在床,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直到30来岁还娶不上媳妇。李凤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仅牵线搭桥,帮助范发娶上了媳妇,还同村委会商议,免费给他提供2垧多机动地生产烤烟,并免费帮他建烤烟房,提供烤烟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在销售烤烟时,为了能卖上好价钱,李凤山拉上范发一起到烤烟收购站卖烟。近两年,范发年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不仅还清了20多万元的外债,还走上了富裕道路。范发逢人就说:“李书记是我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我一辈子都感激他!”

67岁,本该乐享晚年幸福生活的时候,他匆匆地离开了无比眷恋的这块土地,留下一行深深的足迹;他在父老乡亲们的心中,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与执着追求。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