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吃饭穿衣见精神(7)

董必武:吃饭穿衣见精神(7)

核心提示:吃饭穿衣见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幸福。董必武说,吃饭穿衣戴帽非小事,我们出来每花一分钱,都要想到党中央、毛主席和根据地人民的艰苦生活,想到敌占区人民逃荒要饭的情景。

董必武对海外爱国侨领陈嘉庚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陈嘉庚侨居新加坡,“艰苦创业,经营橡胶业,获利后不自封殖,领导侨胞,热爱祖国,斥巨资创建集美学校,逾四十年。全国人民解放后,陈君亲回梓里,将中小学、师范及诸专科学院修复而恢廓之”,对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1952年12月,董必武为集美解放纪念碑题词时,特“集杜诗五言句六章”以纪其事,赞扬陈嘉庚:“子负经济才,风雷飒万里。树立甚宏达,壮心不肯已。”

1962年秋,作家曹靖华的散文集《花》出版后,特意送呈董必武一本以请教。董必武看后复信并赠诗两首,诗曰:“愿花长好月长圆,幻景于今现眼前。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已见好花常在世,更期圆月照中天。谢庄作赋唯形象,愿否同名喻续篇。”信中黾勉恳挚之情,溢于言表。

《花》集中收有一篇曹靖华回忆当年在南京与周恩来、董必武交往的散文《话当年,咫尺天涯,见时不易别更难》。董必武阅读后,对文中对他当年送作者脱险之事着墨颇多表示不安,专门给作者去信说:“过去我们交往的事实,作为揭露蒋帮特务统治及表达我们怎样和特务斗争的一角,写点什么出来是有意义的。写时对个人的接触有什么印象,也可以提到,我意这点不宜着墨过多。就我们来说,做那一点工作,只是党员的分内之事。”当时写这篇文章时,曹靖华对究竟将董必武排在前还是将周恩来排在前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总觉得吃不准,索性依据当时大多数新闻公报的排名顺序,将董必武的名字排在周恩来的前面。文章送给董必武征求意见时,董必武用红笔将自己的名字勾到了周恩来后面。此举使曹靖华深受感动,他感受到了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的崇高风格。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