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法行政到法治政府

从依法行政到法治政府

记录新一届政府职能履行和转变轨迹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依法行政。

2013年3月以来,人们见证了新一届国务院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府职能履行和转变的清晰轨迹。

从依法行政到法治政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到2014年将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月的第四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上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就把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步推进,进一步明确了依法行政的目标,在纲要基础上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行政主体自觉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做到主体适格、行为法定、程序正当和权责一致。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规定并依据法律进行。依法行政通过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严格限定政府的职权,可避免政府任意干预市场的有效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可通过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节、监管和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和不足,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推进依法行政,必然要求划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边界和范围,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同时,也可保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并巩固改革成果。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法治政府不仅要求政府工作体现公平、正义、诚信,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受宪法、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不任意扩张,而且要求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法定职能,着力调整深层次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真正做到该管的一定管住管好。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