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群众路线评判反腐成效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反对腐败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检验和衡量反腐败绩效的重要手段。要想取得反腐败的成功,必须让群众受益、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反腐真理。
一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综观古今,腐败者都是把自己的私欲与亲情至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我们反对腐败本质上就是践行党的宗旨,维护群众利益。要实现这个目的,就是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美好向往,确立为反腐败的奋斗目标,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反腐败工作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基层党政组织和反腐败机构对发生在群众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不能熟视无睹,得过且过,一定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巡查走访,少讲大话空话,多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效,共享反腐倡廉的成果。
二要依靠群众反腐倡廉。我们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与此同时,要认真汲取“文革”教训,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办法治理腐败现象,要防止极“左”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不搞大规模的反腐败群众运动,防止秩序混乱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好网络反腐这把“双刃剑”,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同时,引导群众参与网络反腐,弘扬社会正气,构筑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天罗地网,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三要请群众来监督评判。党的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理论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回答了反对腐败的路径问题,而且解决了由谁裁判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制定的反腐败的政策规定是否正确,各项决策部署是否落实,惩防体系建设是否到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否有效,反腐败成效到底怎样,人民群众是否满意,都应该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各级党政组织和反腐败机构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反腐败工作中,必须主动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建立“向人民汇报、请人民监督、让人民评判”的长效机制,把自我鉴定、群众评判和上级考核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反腐败的强大合力,打赢反腐败的人民战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政治任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严竣的考验和斗争,我们什么时候都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反腐败的实践,这个理论的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指导反腐败工作,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纪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