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党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党群关系的形象比喻,如鱼水关系、血肉关系、主人和公仆的关系、先生与学生的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等等。这些比喻形象生动、贴切自然、通俗易懂,充分揭示了党群关系的深刻内涵,对于密切党群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鱼与水的关系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杨家岭小礼堂召开边区各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当天下午,延川县代县长不幸遭雷击身亡。噩耗传开,一位农民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面对这样的咒骂,毛泽东同志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后来在延安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专门强调:“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永远也离不开水!”1957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青岛召开的省市委书记会议期间写了一篇文章《1957年夏季的形势》,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鱼失水而死”的危险,在取得政权后更易发生。创业难,守成更难。我们党必须时刻警惕自己切莫成为失水之鱼,时刻牢记“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血与肉的联系
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历史上对党群关系的解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目前党的正式文件中经常使用的表述。起初是用来形容军民关系的,1941年12月,李先念首次在《扩大和巩固地方武装》中提出:“把抗日的武装力量和地方居民像血肉一样联系起来,实行真正的全民武装。”1946年陶铸在《目前部队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也讲过军民血肉联系的意思。1957年12月24日,周恩来在《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养》中强调:“我们的军队要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最早将党群关系比作血肉联系的是刘少奇同志。1951年3月28日,他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在下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1957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不平常的春天》,再次提到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是血肉联系。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可如同林彪、“四人帮”一样,“踢开久经考验并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这是改革开放后党群血肉联系的提法重新走进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说:“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成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只能被断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