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遏制奢侈浪费的制度屏障(2)

筑牢遏制奢侈浪费的制度屏障(2)

核心提示: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对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建设这一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尽快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制度建设就要确保和展现这一政治本色。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号》就明确规定:“政府中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需尽量减少,尤其纸张信套,更可以节省使用。”可以说,这是我党最早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法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部门盛行起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的力度,不断建章立制。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增长支出实行零增长,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新建楼堂馆所,等等。目前,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积累了制度建设经验,收到了以制度遏制浪费的成效。

从一些奢侈浪费的案例来看,我们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没有达到“疏而不失”。有的财务预算审批程序不严格,拍脑袋决策,领导喜好主导,如大场面大制作大手笔的奢华晚会,耗资巨大的运动会场馆建设及配套基建项目等,这些活动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多少亿。有的在经费管理使用上名不符实,实际用途和账面项目大相径庭,如以建培训中心为幌子搞楼堂馆所,以开会、考察名义搞变相旅游。有的在公务消费和私人消费上没有严格区分,把私人消费都纳入公务消费范围,如赠送优质特产、旅游公费安排、发送购物卡、消费券,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尽快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制度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立体式、全方位,就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体系要能够像法律体系那样,具有覆盖性、通用性、严密性,不断趋于普遍化、精确化、确定化。凡是需要制定规定的就不要遗漏,凡是能够量化的就不要只作原则要求,凡是能够用精确标准的就不要含糊其辞,凡是属于特殊情况的就要作出专门规定。制度体系越是趋于立体式、全方位,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就越强,遏制奢侈浪费就越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钻制度漏洞、打擦边球就越难。这次出台的《条例》,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监督保障等制度为抓手,是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制度体系的重要进展。《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认真贯彻、严格执行《条例》,必将促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大见成效。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