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领导的艺术(2)

简约领导的艺术(2)

第三,外先内后重程序。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尽管内脑和外脑都要参与,但参与的时间和参与的阶段是不同的。决策开始时主要是外脑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出谋划策,拿出备选方案。然后在外脑工作的基础上内脑进一步加工整合,选择决断,最终形成决策方案。必须指出,外脑在决策的过程中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内脑不要事先定调子、划框子,限制外脑的思路。如果处处都听内脑的安排,那么外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有许多首长工程之所以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决策时没有外脑参与,而是外脑在内脑定案之后才去做解释的工作、附和的工作、论证的工作。这其实是“内先外后”了。

第四,外放内收辩思维。从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来区分,外脑的思维一般是开放的、发散的、多向的、富有创造性的。外脑思维的放有利于想到各种可能性,有利于拟定各种备选方案,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广大员工的创造性。内脑的思维在选择阶段应是收敛的、聚焦的,因为内脑在选择定案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一定要始终关注领导活动的意图。没有收敛式、聚焦式的思维就没有办法去选择。“放”是为了多,“收”是为了一。领导决策的过程就是由多到一的过程。

领导者选主意不能包办一切

领导者的职责不是去“出”所有的主意,也不是去“选”所有的主意。比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就没有必要去“选”企业的主意,去“选”医院、学校的主意,去“选”社会中介机构的主意。

领导者要运用好公共权力,制定好公共政策,管理好公共事务。那些市场能做好的事就交给市场,企业能做好的事就交给企业,社会能做好的事就交给社会。总之一句话,该由谁“选”的主意就由谁去“选”,领导者切切不要管得太宽,切切不要包办一切。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简约领导的特点和表现,以领导决策为例,第一步先把一般性的事务性的工作简约掉,领导者心无二用,有重点地做好决策这一重要工作。第二步再把决策过程中“谋”的工作、“出主意”的工作简约掉,领导者集中精力做好“断”的工作,做好“选主意”的工作。第三步继续简约,把那些过去经常由自己“断”的事尽量地交给别人去“断”。每简约一步都是领导工作的一大进步。简约领导是一个不断简约的过程。

现代领导观念认为,领导者要限制自己的主意,多开发普通员工的新鲜主意;要限制自己的领导行为,多引导普通员工的领导行为;要限制自己的控制管理,多促进普通员工的自主管理;要限制自己的领导,多鼓励普通员工的自我领导。

领导者的“过度”领导和“过度”决策,必将限制普通员工的行为,压抑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尽可能地减少领导决策的“数量”,提高领导决策的质量,由“过度”领导转向“适度”领导,给普通员工留出创新的空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