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 情系民生】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大城市病”主题报告会(文字实录)(6)

【聚焦改革 情系民生】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大城市病”主题报告会(文字实录)(6)

周立云:第三个问题,城市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均衡。北京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就是水,2012年是北京近些年来降水比较多的一年,全年平均降水量705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9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的11%,这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人均500立方米。我们印象中都认为以色列缺水,2005年我带一个团到以色列培训,待了十几天,跟大家汇报思考工作之前,我看当年的考察报告,报告里写以色列人均水资源量276立方米,北京比以色列还缺水。这是从人均水资源量。近些年北京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在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全市万人GDP水耗积累下降39.54%,2011年为22.5立方米,2012年是20.5亿立方米,2013年18.66立方米,万人GDP水耗一直在下降,但是这个还无法根本改变北京严重缺水的状况。近些年,全市用水量整体上稳定在36亿立方米左右,而全年水资源总量2010年是23.9亿立方米,2011年是24.7亿立方米,2013年26.2亿立方米。这足以反映水资源方面面临突出的问题。(10:39)

周立云:从土地资源利用来看,现在建设用地总量3468平方公里,开发强度超过21%。如果按照平原地区来看,平原地区的面积6338平方公里,现在建设用地2856平方公里,开发强度达到45%。日本三大都市圈开发强度只有16%,法国巴黎只有21%,所以我们的规划部门在研究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时,提出平原地区6338平方公里,今后至少要保留3500平方公里的绿色空间。今后不仅不能再兴建建设用地,而且还要从现在的建设用地拆除还绿等渠道,留一些绿色空间。北京土地资源非常紧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受到严重的制约。这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表现方式。(10:43)

周立云:讲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除了主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外,还可以从自然地理上做一些分析。北京开发强度过多,生态容易受到破坏,一旦破坏,恢复就很难。这个地区和江南那些地方砍树后将山一封,几年就长好了。我们这个地区就不行。一旦破坏,恢复起来很难。还有地形上,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被称为“北京湾”,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受季风性气侯的影响。前一段时间,我看过中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北京重污染过程,提到去年1月、今年2月的雾霾天气,一开始在刮南风的时候,6小时之内北京地区的PM2.5的浓度从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爆发式上升到180微克左右。如果在这个时候南风一停又赶上是“静稳天气”,本地的污染,比如机动车、燃煤的污染又成为污染的主要因素,可以很快地使北京地区PM2.5的浓度从180微克攀升到大于500微克。这反映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不足的局面。一个城市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监测预警机制,特别是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客观实际要有足够的认识。以此来进一步调整发展的规划,疏解城市功能,控制人口规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我们治理“城市病”奠定基础。从资源环境方面来谈,这个城市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是大前提。(10:48)

周立云:第四个问题,治理“城市病”的现实抓手是调整产业结构。“城市病”的根源是人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治理“城市病”关键在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北京已经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但目前工业行业中39个大类中,北京有33个大类,还挺全的,且增加值都在1亿元以上。第三产业14个行业门类,北京全部都有。特别是还存在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相符的产业聚集业态。比如说我们有能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和污染较大的行业。在产业发展方面,过去认识离开二产,北京三产也走不远。这还是“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产业发展是由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体系。在市场体制下,一个特大城市的的产业,优势产业的辐射范围可能是区域的,可能是全国的,也可能是全球的。其发展的基础不见得是本地产业才能配套,不见得非得你这个地方什么都搞,什么都要全——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城市优势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辐射范围、服务的范围是区域的,全国的,甚至是全球的。(10:53)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