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军事文化为引领 凝心聚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

以先进军事文化为引领 凝心聚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

摘要:军民融合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和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军地文化融合的特点规律,高扬红色文化旗帜、挖掘红色地域资源、熔铸红色基因传承、打造红色城市名片,为践行强军目标、建设“精致淮北”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三、突出弘扬支前传统,把军民团结共铸长城的热情激起来

发动群众、依靠人民,是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因素。我市各级坚持不懈地挖掘和弘扬伟大的淮海战役支前精神,探索拥军支前新模式,奏响爱国拥军主旋律。弘扬传统,用尚武文化催生。淮北是历史上著名的“两战”故地。中国封建史上第一场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和结束封建王朝统治的淮海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原腹地的百将名城。从春秋战国以来的蹇叔、桓范、刘伶、傅友德,到革命战争英雄黄克秀、华玉杰等,名垂青史的战将功臣数以百计。和平建设时期,8万多优秀淮北儿女踊跃参军、建功国防,建设化家山大型国防园,命名17个国防教育基地。崇军情结、血性魂魄嵌入城市的精神血脉,先后涌现岗位练兵先进集体濉溪县人武部党委、“爱军精武标兵”雷明宇、全军“百名好班长”于海洋、全国道德模范李海峰等典型。凝聚合力,以双拥文化引领。一批文化精品拓展双拥窗口。整合军地文化资源,连续打造《大哥》《大姐》《大嫂》《血战小朱庄》《砺剑相山》等文化精品,让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砥砺精神、锤炼品质、陶冶情操。市文联组织千余人次书画家“进军营送文化”,市双拥办编辑出版《淮北双拥风采》系列丛书等,成为军民情注双拥、心系国防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桥梁。一艘英雄战舰缔结双拥纽带。1994年4月东海舰队“淮北舰”列编后,我们倾力打造激发军民荣誉感、使命感的情感纽带,每年八一、海军节和“淮北舰”命名日,组织双向互动,学习装备常识,共享发展成果。“忆传统话国防”等媒体专栏,成为国防教育硬招牌;“双拥特色街”、百座双拥宣传牌、送挂“光荣军属”匾,成为拥军优属风景带。涌现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淮北矿业集团、“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杨石磊。淮北籍官兵立功受奖人数逐年攀升,2013年达187人。一组文化轻骑唱响双拥红歌。着眼传统品牌与现代载体相衔接、政府组织与民间自发相呼应、常态营造与随机展示相融合,文艺轻骑走街串村,红歌成为淮北思想文化培育的主旋律。相山区民兵威风锣鼓队竭力传承淮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杜集区民兵舆情分队网上开辟红色文化新阵地,海宫社区老红军合唱团以红色歌曲演绎苦难辉煌,市文化研究会军事文化沙龙热忱为强大国防建言献策,成为战斗精神培育的嘹亮号角。淮北师范大学“红歌润相城、军民固国防”广场晚会,万名观众参与“爱国防铸长城”签名,爱国拥军情涌相城。深度融合,向行业文化渗透。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精髓的先进军事文化,包容着“精忠报国”爱国情怀、“恤士爱兵”治军理念等民族军事文化积淀。融入企业文化的特色元素。开展军事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养。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所属65个矿区,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大唐淮北发电厂组织“千名职工进军营”接受军训,被表彰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融入校园文化的德育培基。在内容上纳入、实践中培塑,激发学生尚武情结和国防情怀。淮北师范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看革命影片、讲战斗故事”成为德育规范。驻淮部队每年选派160名教官,帮助68所中小学军训2.3万余人,去年全市大学生参军入伍率达21%。融入政务文化的作风锤炼。先后邀请金一南、王卫星、尹卓、罗援、李莉等10多位军事专家,客座“淮北科学大讲堂”。市委党校把军事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工会主席廖锋被聘为国家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江淮—2009”等重大军事演练,均成立军地联合指挥部,市直机关人员全程参加。淮北市3次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4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