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比如,晏阳初1923年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用“三大方式”(学校、社会、家庭)进行“四大教育”(生计、文艺、卫生与公民),企图解决中国农村的“四大病”(贫、愚、弱、私),并实现“六大建设”(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6年在江苏昆山徐公桥设立乡村改进区,推行社会教育,改进小学教育,以培养新农民,同时改进农业;1926年,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先后创办晓庄学校和山海工学团,注重培养农民在军事、生产、科学等方面的能力;1931年,梁漱溟等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除指导研究生和训练乡村服务人员外,还在邹平、菏泽两个实验县办理乡农学校、乡学村学;30年代,以高阳为代表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设有研究实验部,在无锡设了惠北实验区、北夏实验区等,进行乡村成年民众教育、电化教育、农事教育,实行改良蚕桑、养鱼植树开荒,增加农业生产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乡村建设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建康.跨越“卡夫丁峡谷”与中国道路[J].学习与探索,2011(5).
[2]李慎明,何成,宋维强.“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2).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上册)[M].合肥:黄山书社,2008.
[6]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下册)[M].合肥:黄山书社,2008.
[7]高军.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J].史学月刊,1982(2).
[8]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中共中央信[EB/OL].中国国情,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8/30/content_26745482.htm,2012-08-30.
[9]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曹锡仁.幻想与现实:中国道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十八大报告[EB/OL].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2.htm,2012-11-19.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