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评价,学界的争论比较多,其中不乏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有人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为借口,质疑共产党的执政水平,甚至质疑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对于这些争论,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直面问题,正面回应质疑;另一方面要认真鉴别,区分其中哪些是学术问题,哪些是思想问题。的确,在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持久的创伤。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成绩是不容否定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这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2](P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3]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