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医药卫生改革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

核心提示:一个好的医疗体制应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人们无论身居何处,都能得到比较便捷的服务;二是无论条件好坏,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老百姓的健康权能得到保障。为什么英、法、德这些市场化鼻祖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不采取完全市场化的手段?这是长期试错试出来的。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地谈谈。

第一,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公共卫生服务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属性,逐步扩大免费服务范围,包括对各种传染病的治疗,对妇幼保健的有关服务。逐步推进开放式服务,打破跟户籍的关联。稳步调整体制,主要就是完善中央跟地方或者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医疗服务系统之间的协调,因为公共卫生跟医疗服务系统之间是分不开的。比如传染病的问题。一个人是不是患有传染病,没有经过检查、没有经过诊断,我们可能是不知道的,往往是到了医院才知道。还有,就是要完善支付方式。在公共卫生领域,按项目付费是比较好的办法,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当然那是政府来付费,或者政府免费提供。

第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包括加强人才培养,设定更加适宜的药品、设备目录。二要推进标准化建设。既要设定一个最低标准,同时也要设最高标准。不然,有些地区有了技术、有了钱,就自行提高标准。这是有问题的。三要进一步完善运营机制,特别是激励、评价机制,同时要改变服务模式。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未来可能需要社区上门服务。其四,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老百姓利用基层服务。除了方便转诊以外,最重要的是利用经济杠杆,也就是医保一定要向基层倾斜。

第三,医保。一要稳步提高保障标准,主要是筹资标准。二要稳步推进制度的整合。这个制度整合要分两步走,先把新农合跟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到一起,有些地方已经做了。现在新农合跟城镇居民的医保是由两个部门来管理的,也提出来要整合这种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怎样推进居民医保跟职工医保的整合。三要完善医保的管理体制,提升医保的管理能力,包括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银行路径管理,改革制度方式。另外,在强调保基本的同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保急需,尤其是意外伤害和急救。四要提高商业医疗保险。这是对基本医保一个非常有利的补充。我国2013年全国医保筹资,就是职工医保加新农合、加上居民医保,总共一万多亿,商业医保的总投资大概只有几百亿。我国商业医保发展不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商业医保没有跟服务系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那块成本过高。二是商业医疗保险自身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缺陷。

四、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发展路径

(一)公立医院改革

第一,公立医院现存问题根源探究。

其一,医院、医务人员定位尴尬。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但是财政投入很少,靠企业化运营,又要保持其公立性。老百姓对医院是既离不开,又不信任。在医务人员这方面,灾难性急情来了,医务人员冲上第一线,感动得老百姓一塌糊涂。但是,一旦回到常态,医务人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又变得非常可怕。

其二,目标和评价机制扭曲。我国的公立医院和国际上一般所说的公立医院,无论是从筹资,还是运行方式、目标来看,差别都非常之大。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公立医院改革虽然在扩大供给、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目标逐渐丧失。政府放弃责任、减少投入,简单地借鉴经济运营和企业改革的做法,给医院放权,鼓励创收,而且创收收入允许医院自主支配,创收多,工资就多、奖励就多。这种体制导致医院、医务人员的目标和社会目标、老百姓的目标发生了冲突。企业为了调动积极性,搞车间承包,医院依此搞科室承包。企业跟效益挂钩,医院科室跟开药、开检查单挂钩。加之管理落后,包括支付方式的落后,以及混乱的药品市场和潜规则,公立医院一步步地演绎出一幅社会不满意、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医务人员也有一肚子委屈的尴尬、怪诞之局。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