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启依法治市的实践征程

重庆:开启依法治市的实践征程

摘要: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市的带头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作为履职尽责、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更新法治理念,厘清法律边界,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带头践行法治,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部署了我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工作。为更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本报特约请有关人士,对依法治国、依法治市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表明了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政治信念,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以《决定》为根本遵循,进行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大部署,开启了依法治市的实践征程。因此,深刻认识依法治市的重大意义,科学有序地推进依法治市,积极投身依法治市的伟大实践,意义重大。

深刻认识依法治市的重大意义

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的重庆实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作为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涉及我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将对这些领域产生变革性的深远影响。

依法治市是市场经济的改革诉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有效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目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步入“转型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医药、住房等领域,亟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因此,应采取规范有序推进的改革方式,让法治成为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器”,厘清政府管理与市场作用的边界,夯实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通过法治化解经济、社会问题,依靠法治营造公平、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

依法治市是重庆发展阶段的具体要求。重庆是国家中心城市,又居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枢纽地位,正处在大力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期。因此,需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法治原则,运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需要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妥善应对城市发展和竞争中的新挑战,提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