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理解新常态 洞察新热点——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8)

那么再接下来,房地产这11万亿的钱从哪儿来?国内贷款不到两万亿,利用外资500多个亿,这都是小数目,自筹资金是4.6万亿,增长8.2%,房地产商的自筹资金从哪儿来,不外乎三条渠道:第一条渠道,上市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第二条渠道,民间借贷;第三条渠道,做的房地产信托,隐含性的房地产信托。因为房地产的贷款已经明面上摆出来了,不到两万个亿,那么剩下的钱,它只能走这条路,于是就会引发房地产的第二个风险,就是房地产的资金的滚动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所以央行必须要把房地产企业滚动越来越高的资金成本链给它打断。其他资金是4.4万亿,下降9.3%,其他资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什么叫其他资金呢?是由我们购房者给房地产商提供的融资,你去买房的时候,给他提供的融资,就叫其他资金,所以它既反映房地产的供给能力,也反映房地产的需求能力,它下降,反映出当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需求不足。

接下来我们再来继续看,在其他资金当中,我们去买房当中,我们有付两次款,第一次款我们付预付款,第二次我们做按揭以后,由银行来给他进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转支付,转支付给房地产商。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笔钱,第一笔钱,定金及预收款,2600多个亿,2680,然后呢,个人按揭贷款是1.2万亿多一点,这个数字不重要,大家看增速,正常情况下,这个增速大约应该是持平的,定金及预收款下降了12.2%,而个人按揭贷款下降了4.2%,远远不是说持平的问题,也不是说差一两个百分点的问题,差好几倍的问题,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看了表面没降价,但其实已经降价了,它通过定金及预收款的收取,大幅度让予了自己的利润。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靠自己的利润来扛房地产价格不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太大了,这个空间已经被极大的压缩了,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方说我们经常看到的交一万顶五万,交两万顶十万,那么这种情况下,看似我们交了两万,顶了十万块钱的预付款,但是实际上,我只收了你的两万,所以,这种情况下,你的定金及预收款的下降比例,要远远快于你的个人按揭贷款的下降比例,就是这样的,房地产商大量的利润已经被挤占了。

那么接下来,对于央行的930政策我先做一个正面的回应。央行930政策一共四条,这四条是我认为我们国家各部门政策当中出台的最高水平,非常得准,非常得简洁。

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四个主体,第一个主体是房地产商,第二个主体是银行,第三个主体是购房者,第四个主体是政府,因为政府要通过土地出让的方式,要有土地出让收入。首先第一个,要解决好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问题,怎么来解决呢?现有的棚户区改造、现有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您所举借的贷款,从中短期贷款,统统给你延长,转变成中长期贷款,最长不超过25年的长期贷款,一下给你进行贷款展期,你就不用急于出售自己手里的土地,去换得流动性,你也不会导致土地价格下降来解决政府的问题。

第二个,解决需求的问题、居民的问题。首套房,那么这种情况下,贷款比例首付比30%,然后贷款利率七折;然后改善型住房,如果你改善型住房,第一套住房的贷款已经还清,那么参照首套房的待遇来给予。

第三,投资性住房,只要你这个地方没有相应的政策限制,对投资性住房原则上不加限制,是从解决购房人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第三个解决金融机构的问题,我要让金融机构继续给房地产企业贷款,那么钱从哪儿来?金融机构也要有钱啊,钱怎么办?给它开一个口子叫资产证券化,允许银行以自己手里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资产,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个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了以后,换得的流动性,再用做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

再往下就是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我们下一步要给予房地产企业进一步的融资空间,同时要建立房地产的信托投资基金,来防止房地产信托发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利息滚动的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把这个链条给它斩断。那么从央行的政策来看,一共四条,针对四个主体,解决房地产融资和当前流动过程当中的所有问题,没有问题太好了。

但是这个政策本身,很多人把它看偏了,我们仔细来看一看这个第二条。这个第二条当中,自有住房的问题,你现在一套住房都没有,你现在要购买首套住房,银行要给你,首付只要30%,利率还要给你打七折,这部分人往往是资信状况不太好的人,还款能力也不是那么好的,我一方面要给你,只要你首付30%,另外我还要利息打七折,别忘了,现在银行的利率越来越高啊,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那么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能对一个资信状况并不太好的人给予他首付的比例最低,还给他利率打折?房地产市场不发生风险倒也罢了,一旦发生风险,这部分人是第一批断供的人,停止供房,干脆另买一个新房得了,我与其去供,还不如我再买一套新房。所以这个政策,对于首套房的人来讲,只能看上去很美,实际当中,我敢保证,没有任何一个银行会这么去操作,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改善性住房。改善性住房,就是我有一套房,房贷还清了,现在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那么我这个房子的人,资信状况肯定是不错的,银行肯定也愿意给我贷,优惠一点其实也可以,但是大家别忘了,你是改善性住房,你现在住在北京五环,你就不能改善一下,住到了六环,是吧?改善一下多少?要么我们面积大一点,要么我们物业好一点,要不我们的地理位置往里一点,这叫改善,不能越改善越偏。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讲,改善性住房所激发的需求,不是对存量房的需求,而是对空置房的需求,我能激发的是我对现有的空置住房的需求,也就是说,改善性住房首先激发的应该是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市场,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那么再接下来,是投资,我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然后还没有贷款,这种情况下,要求银行对我来进行房贷,其实你要求不要求,我都是银行最优质的客户。所以呢,你看银行整个下来,看似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其实最终解决的就仅仅是我们房地产当中的那个二手房的问题,所以二手房就很有意思,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二手房房价涨,而新房市场不涨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新房市场跟着涨,只可能发生在我们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因为二手房的带动,导致了新房市场的活跃,剩下其他的地区都不太可能出现新房市场涨价的局面,最多不跌了,想涨不太可能。

那么因此,我们综合来看一下,我们现在有没有风险呢?有风险,但是这个风险远远没到破裂的程度,我们这个空间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来给它进行调整和组合,所以国家也没有必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刺激和援助。总而言之,我们对于这个风险问题,是分步解决,然后逐渐推进,依靠增量来逐步化解掉问题。

对于大家来讲,如果有房子的人、有多套房子的人,我的意见是,房地产至少在未来5—10年内,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你拿它做,没必要;但是你如果是就为了买一套房用于居住,那你该买还得买,你耗不起,这个过程,适当的降低价格,就会有需求跟进,再降低价格,又会有需求跟进,那么通过长达5—10年时间的调整,逐渐地就把这个需求给化解掉了,空置房的压力就化解掉了,不让它爆发危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你能去陪着它等这么长时间?你也陪不起。所以,该买要用作居住的,那该买还是买。

责任编辑:宋富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