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中的治国思想精蕴(2)

《习近平用典》中的治国思想精蕴(2)

摘要: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大量地借鉴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具有中国思想主体性;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既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获取正能量,反过来又使中国的历史文化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具有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

习近平用典与中国思想主体性

有些人常言必称古希腊罗马,或言必称马列,不能说古希腊罗马和马列不好,但如果外来的好东西不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国情结合,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能持久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一定要形成自身思想的主体性。习近平用典的历史意义,只有放到中国历史文化大变迁的大背景之下,才能看得更清楚。

中国的历史文化,到近代已经不能适应国际社会的变化和国内变革的需要,中华民族的精英,不得不重新反思中国的文化思想,一次又一次地引进外来思想,以图民族自救和国家振兴。自1840年到20世纪,中国几乎学遍了世界上所有被认为可学的国家,引进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主要思想,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大也是空前绝后的。中国文化也在这一大背景下,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从晚清的以夏变夷到学习西方,从维新时的中体西用到体用皆变,从五四时的体用、制度要变到更主要的是变革人的思想。

在学西方的百多年中,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学西方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中国文化自信心全无,丧失了文化主体性。我们一会儿学日本,学德国,一会儿学苏俄,学美国,我们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何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何在?钱穆先生曾沉重地指出:“中国一百年来,经不起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扫荡一空,不仅军事、经济、政治都向外国学习,连文学艺术,甚至日常人生都要学外国。”因此,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必须回归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自体性、原创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既强调中国应继续学习一切外国的好经验好思想,也大力倡导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国务党务活动中大量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实际上是在发起一场新的文化革新,旨在恢复中国思想的主体性、自体性、原创性。

习近平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习近平用典所彰显的文化革新,与过去洋务派的体用论不同,与维新派的制度全变论不同,也与五四之后的以外来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全盘否定论不同。习近平主张,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只要好的、适合中国的,适合现代的,都可以采用借鉴,该厚则厚,该薄则薄,中国的好思想可以为体,外国的好思想也可以为体,古人的好思想可以为体,今天的现代的好思想也可以为体,彻底打破了过去的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的两分观点,也打破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的两分,充分表现出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所以,习近平用典,是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中国百多年来学西方的思想文化发展内在的逻辑需要。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