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扎实推进
档案资源建设成果丰硕。我市各馆十分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将其作为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为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我市积极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十二五”以来全市接收档案71794卷又181505件,其中接收民生档案8568卷又95450件。馆藏量从390203卷增加到450209卷又392705件,馆藏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活动中,各馆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任务落实到相关的科室、人员,确保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实效。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请示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协调解决档案资源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各档案馆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的制定并通过了上级档案部门审批,按照批复的实施细则重新确定接收名册。对各单位、各部门形成的各门类档案进行摸底调查,在全面掌握档案资源总的数量、门类结构、分布情况和年形成量的基础上,加大到期档案接收力度,扩大接收范围,拓展档案门类,把各类专业档案、民生档案、企业档案、重大活动档案、重大项目档案、公务礼品档案、电子档案等纳入接收范围,做到应收尽收。2013年底至2014年我市共接收文书档案51003卷160670件,照片档案492张,录音录像档案35件,实物档案89件,其中民生档案94042件5929卷;破产企业文书档案4976卷2964件,实物档案5件;重大活动档案100卷727件,重大活动照片163张、重大活动视频55件。此外我们在档案接收征集中突出地方特色,开展特色档案的接收征集。**市馆开展了城市记忆工程、征集**籍远征军档案资料活动,注重征集家族族谱等档案资料进馆,征集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全市征集档案427卷又641件。**市档案馆共拍摄**旧城改造照片100余张;征集容县民国名人照片171张;征集到庞氏、黄氏、顾氏、赵氏等多套族谱,馆藏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北流市档案馆已征集重要档案资料22卷;容县档案馆也已征集《**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共产党**市历次代表大会简介》等一批地方珍贵史料;博白县档案馆共征集照片档案58张,录像光碟2盘,各种资料共436件(册)。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我市通过执法检查、分类指导等方式,推动全市民生档案工作深入开展。加大对社会救助、伤残抚恤、婚姻登记、移民安置、就业招工、土地承包合同等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力度。**市档案馆接收了市民政局婚姻档案3184件,玉博会档案242件,水利普查档案84卷,并收集到《赵氏族谱》等一批珍贵的家族谱;北流市接收破产企业档案3803卷,婚姻档案15096卷;容县接收了婚姻档案6465卷又64655件,并征集了一批将军故居照片资料。**市档案馆为进一步充实民生档案的内容,开展家庭建档工作,让家庭建档真正走入寻常百姓生活。
档案数字化有序推进,档案目录检索电子化基本实现。按照“到2020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的目标,自治区档案局《**壮族自治区“十二五”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精神,以及国家档案局提出的“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全面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要求,我市两级档案馆制定了“十二五”档案信息化计划,并积极争取档案数字化经费,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2012年来我市市县档案馆共争取到档案数字化经费110万元,已完成1714522页档案扫描,到2014年底止,**市完成了974522页、博白县完成了37万页、北流市完成10万页纸质档案1000多张照片档案扫描、容县馆完成7万页、玉州馆完成2万页。兴业县、福绵区也都争取到了经费,数字化工作正在开展。同时积极推动市直(区直、中直)机关企事业档案室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市检察院、地税局、人社保、玉柴股司室藏档案基本上实现了档案全文数字化。
我市市县档案馆不断加快档案目录录入工作,全市录入目录2906236条。**市馆已经实现档案目录检索电子化,各县馆案卷目录基本实现电子检索。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经常充实和更新**档案信息网栏目内容。与市政务中心合作,新增政府公开信息381条,实现公开档案、公开信息目录网上查询。
档案编研工作成果丰厚。我市把档案编研工作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将其纳入每年年度工作计划。近年来各档案馆档案编研工作都有新突破:**市馆编写了《2012年**市人民政府干部任免职文件汇编》、《2010年**市人民政府土地征用文件汇编》;兴业馆先后编撰了《兴业县志》、《兴业年鉴·2013》、《辉煌十五年——兴业县大事记(1997-2012)》、《中国共产党**(县级)历史》(兴业部分)《桂东南兴业抗日武装起义》、《兴业年鉴·2014》、《兴业县历届党代会》;北流市馆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物共3种,编写内部出版物共10种。公开出版物为《参政议政典案》、《北流文史要览》、《印象北流》。内部出版物为《不朽的丰碑——俞作豫史料专辑》、《北流市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中国共产党北流市(县)历次代表大会资料汇编》(1956-2011)、《北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文件汇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流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第二、第三次会议《文件汇编》、《北流文史》(第28、29辑)、北流市大事记等;博白馆编写了《白州档案之绿珠文化档案专题》、《白州档案之王力文化档案专题》、《博白县计划生育专题文件汇编》、《博白县计划生育专题汇编(征收社会抚养费部分)》、《白洲之博白历史文化(1-2期)》《中共博白县委会建国以来历届领导成员调查》、《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国以来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博白县行政区域历史沿革》;容县馆编写了《容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文件汇编》。市县档案馆每年还作为编委成员积极参与本地年鉴的编写工作。这些档案编研成果反映了本地区历史、名人及档案记忆、红色记忆及国家有关土地、计生等政策,方便了群众查找利用,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水平。
档案安全保管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我市市县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档案安全保管保护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和岗位责任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建立健全档案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保密防范,做好档案“八防”工作,严防档案损毁、虫蛀、霉变、失窃密现象发生。深入开展档案安全教育,提高干部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经常性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加强库房温湿度调控,做好档案查阅和档案出入库登记,定期对库房进行打扫,各馆做到常年卫生整洁,档案排列有序。坚持每季开展一次档案安全检查,定期检查检修库房照明线路和消防、温湿度控制设施设备,注意更新到期消防器材,购置档案消毒杀虫设备,增添档案装具,经常施放防虫药物,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市档案局除了做好自身档案保管保护工作外,还对各县(市、区)档案馆的档案安全工作实施跟踪监督,确保档案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全市各馆均无档案失窃、泄密、损毁等现象发生。实行档案电子目录异地备份,确保档案电子目录安全。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成绩显著。**市各级档案馆积极为各机关单位编史修志、工作查考、经济建设和广大市民维护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档案服务。全市各馆2011年以来接待档案利用者45048人次,提供利用档案77644卷又11550件次,其中民生档案利用人次达20650人次,利用民生档案38484卷又533件。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有效地发挥了档案在服务民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重难点工作突破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凭证作用。如**市金属材料总公司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因材料不齐全无法办理,经在**市档案馆查到了公司及建设钢材仓库、销售门市部征用土地的批复,使问题得以解决;利用**市档案馆提供的档案,北流市六靖镇石寨村某小学争取到了自治区财政拨款50万元扩建学校经费;利用档案为福绵区勘定界线提供了依据;市委统战部为福绵区政协筹办参考了档案馆提供的资料;**市党史办利用**市馆档案顺利完成了《中共**历届党代会》的编写任务。
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各馆十分重视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积极争取档案抢救经费。2011年以来,玉州、博白、容县、陆川等馆都争取到了重点档案抢救专项经费及地方配套资金,对破损的重点档案开展抢救。全市应抢救24561卷,已经完成抢救7335卷。几年来玉州区馆裱糊了910卷计103343页民国档案,博白共抢救破损档案2062卷、容县抢救破损档案360卷、北流完成847卷、陆川完成134卷抢救任务。**市档案馆在完成重点档案抢救任务后,为更有效保护重要珍贵档案,共复制了26卷3500页古老、珍贵的档案,并对769卷120424页古老、珍贵、重要的档案进行了全文数字化,以副本提供利用。
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年度考核效果好。几年来我市都将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年度考核列入年度工作目标,每年都组织考核组对全市各馆进行全面考核,对考核情况进行全市通报,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与困难以整改意见函的形式向各县(市、区)政府反映。各县(市、区)政府非常重视我们的反馈意见,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切实帮助档案部门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市档案局还加强对北流市创建国家三级档案馆工作指导,局领导经常深入该馆协助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到该市领导的重视,先后拨款25万元添置馆内的设备设施,派出业务人员共30多人次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2014年12月北流市档案馆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级档案馆的验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