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公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

如何把握公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

核心提示:推荐阅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山东省人民政府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半月谈》、《读书》、《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刊》、《新华文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

当然,支撑公文语言功底的,只能是写作者的人生阅历、学识学养、胸怀境界、审美判断能力和犀利深邃的目光。

六、公文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塑造公文,公文也塑造文化。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公文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媒介。在这里我们再加一句,公文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公文相比,中国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中国公文是世界上最简洁的公文。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说过一句话:简洁是一种美德。难怪絮絮叨叨、磨磨唧唧、啰啰嗦嗦都是贬义词。

一个人爱他的祖国,归根结底是爱他国家的文化。倘若没有了象征中华文化的汉字、没有了中国的古典文化著作,让我们整天讲一口叽里咕噜的外语,我们能有幸福感吗?不但没有幸福感,文化身份的丧失会让我们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世界语从发明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但有谁会说呢有谁愿意去说呢?中国八年抗战最后赢得胜利,表面上看,这里面有国民党部队正面抗战的功劳,有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功绩,有亿万人民团结御敌保卫家园的信念、决心和英勇牺牲,有美国、苏联的支持,但是说到家,这是中国文化的胜利,这是华夏文明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的胜利,当然这是先进性文化的胜利。前几年肆虐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表面上看是金融危机,往深里一点看是信用危机,再往深里看,你就会看出其中的堂奥,什么金融危机,什么信用危机,其实质上是美国文化的危机、美国精神的危机、美国发展方式的危机。翻遍世界史,你看不到有哪一个国家是单纯依靠经济腾飞实现民族崛起的,如果一个国家单一地发展经济,它的前景必定堪忧,必定没有大出息大作为。目前来看,国际国内很多问题都可以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但从终极意义上来考察,归根结底都是文化问题。政治只是手段,文化才是灵魂。公文文稿整体质量堪忧,对文化教育、文化宣传、文化建设的漠视难辞其咎。

七、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共性问题。

行政机关常用的13种公文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1.熟练掌握、娴熟运用公文术语。术语都是经过了淘洗和锤炼的,是人类语言思维结出的丰硕果实。简洁紧凑,含义深刻,逻辑性强。学会用术语思维写作公文,大有裨益。从小处说,使文章简洁、线条流畅,避免用词重复(举例);从大处说,对写作者的语言品质、思维品质的良性塑造从而提升写作者的文化素质和境界修养发挥着积极作用;从更大处说,这是推动公文文化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熟练掌握公文术语,比如,有鉴于此(鉴于此,鉴于上述情况),当否,请函复。社会氛围,拔冗莅临、莅临出席,结合、确保(举例从略)。

同时要熟练掌握经济社会领域以及政策性术语和法律法规术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经济增长方式、绿色GDP、商标战略、监管力度、行政问责、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人居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环境品质、政策环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城市功能拓展,等等。

还要熟悉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思路举措有关的术语:数字潍坊,平安潍坊、和谐潍坊、文明潍坊,创新潍坊、文化潍坊、生态潍坊、幸福潍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2.禁止词语的混用、乱用。要、应,事项、事宜,参加、出席,领导、负责人,需要、须要,月、月份,截止、截至,决定、确定、拟定,披露、暴露;简称、统称,赴、到,基数词、序数词。

平台、载体(呈现、表达、负载手段)、契机(短时间内的重要事项)、共赢、双赢、抓手、理念、壁垒、瓶颈、规避、刚性原则、纲领性文件。

“没有”改成“未”或者“尚未”,“还”应改为“尚”,“还需”应改为“尚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节奏紧凑,语感铿锵。

精英(政治性贬义)、水平、倍数(不能说减少多少倍)

3.尽量不用成语。(通报、决定等除外)。消防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