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工作总结(3)

环保局工作总结(3)

核心提示: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制。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生态补偿、环境管控政策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与底线,严格按照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区等六类准入区进行环境空间管制。

三、xxxx年工作思路

xxxx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环保体制机制,以空间、总量、项目三大管控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分配制度,以坚持“绿色发展”为指引,进一步优化“美丽xxxx”建设格局,以打造“环保十员”为目标,进一步抓好环保队伍建设,为确保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深化三大战役。

一是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主要实施“一二八三”工程,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大机制”、实施“八项工程”、落实“三项保障”:“一个目标”即到xxxx6年底,全地表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xxxx江、东阳江、武义江、浦阳江等干流基本达到Ⅲ类,县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20个百分点,省控断面Ⅲ类比例提高30个百分点,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两大机制”即流域水质综合考核机制和基层治水长效管保机制。“八大工程”即“清三河”巩固提升工程、排污口深化源头综合治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三率”提升工程、截污纳管覆盖提质扩面工程、农村“双治”扩面提升治理工程、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深度治理工程、地方块状特色行业整治提升工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三项保障”即项目保障、政策保障、执法保障。

二是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开展四项行动:开展控煤减煤攻坚行动,通过淘汰燃煤锅炉、城区禁燃区建设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等措施,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控制和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开展降尘抑尘攻坚行动,实施扬尘精细化治理,开展在建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继续加大道路洒水力度,增加机扫道路范围,提高科技治尘水平;开展治气减排攻坚行动,实施涂装、化工、包装印刷等13个行业的VOCs治理,全面推广化工行业LDAR技术改造,落实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淘汰八达热电厂等落后小发电机组,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控车禁烟攻坚行动,加强机动车尾气管理,全面完成新一轮老旧车淘汰,全面推广使用国V以上汽柴油,有序推广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改造设施,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炮竹,餐饮单位100%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全面推广环保烧烤器具,全面实行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强秸秆能源化利用。

三是逐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落实长效监管措施,优化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空间布局,大力推广先进的重金属污染物源头削减和综合治理技术;实行最严格的危废全过程监管,建设覆盖产生、运输、储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实现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督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完成全过程信息化监控平台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全面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推行污染企业原址土地收储和流转的风险评估制度,重点保障非工业用途建设项目的用地环境安全。

2. 以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环保体制机制,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一是切实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落实《浙江省网格化环境监管指导意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动建成、县、乡、村四级网格体系,明确网格职责,建立“五定”(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机制,配齐配强网格长、网格员,帮助争取落实各项工作保障,完善工作考核办法,不断强化属地环境监管责任。

二是继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继续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与公安、检、法的司法联动;围绕治气专项行动、治水整治行动,加大对重点治理领域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入实施“五书一谈”制度,使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得到有效解决;不断完善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加强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开曝光,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努力把我打造成为全省执法监管最严地。

三是做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的衔接准备。提前准备、抓好调研工作,抓紧梳理本环保部门机构设置、任务职能、人员配备等现状,深入开展“省厅直接管理(地)县监测、监察机构,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作为(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等相关事项的调研,确保改革推进平稳有序。

3. 以空间、总量、项目三大管控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分配制度,从严落实污染减排各项措施。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制。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生态补偿、环境管控政策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与底线,严格按照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区等六类准入区进行环境空间管制。

二是深化排污总量控制。以环境质量为导向,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协同控制。对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的,严格排污总量控制,限制产生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建设。在继续开展现有指标(COD、NH3-N、SO2、NOX)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总磷、VOCs等新增指标总量控制。

三是加强建设项目管控。把牢项目准入关,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做好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加大对委托下放审批事项的监管,对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地委托下放审批事项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查、纠正,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加强对环评审查技术力量和环评单位的日常监管。四是完善资源要素约束机制。全面建立排污权基本账户,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总量准入制度,有效控制新增排污总量;强化“三三制”评价考核,落实差别化激励约束政策,倒逼落后重污染产能退出场;拓展排污许可证管理应用,将刷卡排污作为控制点源排放总量刚性约束手段;通过政府引导、场作用下的总量指标配置,实现主要污染物指标动态管理,促进企业自主减排交易,优化资源配置,在总量约束下支撑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

4. 以“绿色发展”为指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美丽xxxx”建设格局。

一是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力度。实施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不断深化生态建设,扩大生态创建的覆盖面。在xxxx区,着力抓好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规划;在县(、区),推进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创建。同时,在学校、企业、医院、村居等领域,广泛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

二是助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充分发挥xxxx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高效生态产业,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作用和倒逼机制,推动全经济绿色转型;继续深化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绿色贸易、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激励各级政府和场主体有效配置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引导环保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环保领域重点工程建设,参与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场化、专业化运作,支持环保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形成环保产业块状经济,构建环保产业集聚区。

三是持续深化立体式、多层次环境宣教体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扩张生态环保宣传阵地,打造“一栏(宣传栏)、二台(电视台、电台)、三网(门户网、政府网、新闻网)、四纸(卡片、手册、折页、挂图)、五媒(微博、微信、手机APP、短信、LED屏)、六报(环境报、日报、晚报、快报、手机报)”立体式宣传体系,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生态环保工作平台,引导社会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

5. 以打造“环保十员”为目标,进一步抓好环保队伍建设,打造作风优、能力强的环保“铁军”。

一是持续强化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智慧环保”体系建设,全面推广“环境综合门户及办公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等一批系统的应用;全面实施污水治理厂“xxxx标准“,加快推进“一厂一湿地”和一批危废处理、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工程项目的建设,继续抓好PM2.5源解析工作,不断提升环境管理和治理水平;根据环保体制改革要求,及时配齐配强环保队伍,全力争取、积极加强环保工作硬保障,不断提升环保队伍力量。

二是持续优化作风建设。落实“环保十员”队伍建设要求,不断在优化环保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积极探索环评审批改革,扩大实施备案制和豁免制的范围;继续推行“五书一谈”、信访约访联查、标准化信访处置等工作,努力提升环保执法和信访处置满意率;进一步推进环评、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场化,扩大环保服务供给,强化环保服务行业监管,提升环保服务水平。

三是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抓教育、抓监督、抓制度、抓苗头、抓查处、抓落实,确保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强化环保队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继续抓好“三严三实”教育,不断深化对“党章党纪”、《准则》、《条例》等的学习,强化环保队伍的底线意识和红线思维;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强化环保队伍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