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10.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制定议事规则,规范议事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文件、重大活动等,都要事前提交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重大事项要报同级党委(党组)审定,事后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总结汇报。提请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的文件和事项,要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注意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人才工作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注意上下衔接和政策配套。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人才工作专项调研,及时掌握情况动态,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11.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同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部署,及时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要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体措施,确保任务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统筹协调,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
12.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召开一次党管人才工作的情况通报会,各成员单位汇报交流本季度工作进展和任务落实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布置下季度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联络员制度,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各镇街、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安排综合部门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负责同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的日常联系、沟通协调、交流信息等工作。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制度,通过简报、新闻媒体、会议等多种渠道,及时通报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交流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动态及经验做法。每年底对本年度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13.完善督促落实机制。建立健全检查通报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年度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适当形式通报。建立健全专项督查制度,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跟踪指导,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监测评估制度,探索采用第三方对各地各部门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确保人才工作取得实效。
五、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
14.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让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以用为本等“人才型城市”的新思想新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人才理论对人才实践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要及时总结人才工作实践经验,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15.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有机结合。人才工作的重点领域包括“三重”建设、园区建设、特色区域建设等所涉及的行业、产业、项目、企业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的重点队伍包括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本土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文化艺术人才等人才队伍。人才工作的重点平台包括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人才大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东莞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加快统筹推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开发。
16.坚持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国家、省和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指引,研究制定各类人才队伍专项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规划,形成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人才特点,加强人才工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措施、评价标准和激励办法,促进人岗相适、才尽其用,积极推进人才强市、人才强镇、人才强企、人才强校、人才强院工作。
17.坚持加强宏观管理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实际困难和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形成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发展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建立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办法,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18.坚持完善政策体系与创新体制机制有机结合。制定配套具有本市特色的《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暂行办法》,在配套资金、住房、税收、落户、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政策的创新和突破,及时废除、更新或修改不适应人才发展要求的政策,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进人才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善于总结经验,把一些行之有效、实践证明是好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转化为长效机制。以政策创新带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促进科学发展的培养开发机制,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市场和业内认可的评价发现机制,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开放有序、来去自由的流动配置机制,尊重创新创造、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