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我们如何学雷锋(3)

互联网时代 我们如何学雷锋(3)

摘要:互联网时代,多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交织碰撞,引发感情淡漠、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让好人受冤、使良心受伤。面临日益严峻的道德困境,比任何时代都更吁求道德标杆,匡世道、扶人心。今天,更需要学雷锋,学他的善心、善行,学他的善念、善举。学习榜样的精神力量、树立共同的社会理想,是公民的责任与向往。内化于心,成为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令;外显于行,激发全社会向善的道德力量。

践行雷锋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向雷锋同志学习,不是刻板地模仿、形式地活动,而要结合时代特征,创造性地践行。网络时代的到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善举门槛降低,令人民愿意“做雷锋”;推翻信息的壁垒,给更多人发声机会,使“求助”和“助人”对接紧密。践行雷锋精神,贵在内容大众,重在形式多样,成在持之以恒。

贵在内容大众。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新浪微博联合发起“9+1我们一起过大年”精准扶贫公益活动,采用“互联网+扶贫”的方式,实施社会化公益动员,精准帮扶贵州、河北两省4000余户、2万余名贫困同胞。坚持面向人民群众、贴近日常生活,多结合传统习俗,多吸收流行文化,开发更多具有强感召力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人自觉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扩大影响、形成风尚。

重在形式多样。四川大自然保护基金会,探索依靠互联网技术,激发公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深圳龙岗初中女生,用DV拍摄家贫病童的情况发到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四川高校200多名志愿者通过“从线上到操场”的公益号召,开展大学生健康互助计划。让活动推广方式,与新交流方式相适应、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与新文化时尚相联系,建立志愿网站、发起微博众筹、组织网络慈善,形式更加多元化、内容更有吸引力。

成在持之以恒。湖北黄梅县为了留住“雷锋”,在网上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文明新风”的主题活动,各行各业涌现出千余名“网络雷锋”,开展献爱心活动百余场,线上线下爱心互动上万次。学雷锋,要渗透到公民生活的点滴中,而非“一阵风”“一日游”类型的运动化。号召志同道合的人组成民间慈善团体,有组织、经常性地行善事、为善举,让雷锋永驻世间。

雷锋做的事,看起平凡、听来寻常,但平凡中见伟大、寻常中显高尚,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悟雷锋、行精神,引道德风尚、正道德失范,规价值取向、纠价值扭曲,校信仰坐标、防信仰物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乘风破浪、不断高歌猛进,加快实现中国梦。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助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