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关于阅读的六个问题(22)

——与老师、家长和孩子们谈阅读

摘要:书籍是给懂得精神享受、有精神进取的人准备的。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调节系统———精神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而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图书。专家从阅读的本质和阅读的方法两个方面,为网友解答了关于阅读的六个问题:为什么要阅读、阅读苦不苦、阅读难不难、怎样读、读什么、如何处理好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

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在大街上走,喜欢和农民聊天;周恩来喜欢看话剧,看完话剧就和演员们一起在街上走,一边走一边还争论;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下班以后,去超市买菜,关键是交钱的时候也排队;法国总理希拉克是个大个子,他在街上走的时候,后面一个小男孩老跟着他,希拉克以为人家要他签名,就回头说,小朋友,要我给你签个名吗?那小朋友说,我不要你签字,今天天气太热了,你个子大,我在你的影子里面走。这很触动他,连夜写了一篇演说词,叫《我愿为你们带来阴凉》,说我要给国民带来一些阴凉。

这些材料,除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故事,是我过去在纸媒体上我读的以外,其他都是在电子媒体上读的。然后我很快把它融合为一篇文章——《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它讲了一个政治生态的道理,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领导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城府和作风。所以电子媒体上的东西不是不可以读,看你怎么读,读了怎么用。网络就是一张大网,你要利用它来“网”东西,以我为主,而不是跟着它走。

没有电子媒体以前,我们把读物这样来区分:书是相对固定的;刊物一般叫月刊、双月刊;报纸是最快的。作为科研人员,读的最多的大概是杂志,因为杂志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读网络一样。

有一个故事,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欧洲人工放射性研究中,法国的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娜的团队与德国科学家哈恩的团队有竞争,并且伊伦娜和哈恩有点过节。有一天上班的时候,哈恩的助手就说,你快来看杂志上那篇文章,人家已经攻关攻得快成功了。哈恩先问是谁的文章,助手说是伊伦娜的。哈恩看也不看,说我不爱看那个女人的东西。助手说,你不能不看,就拿过来给他念。哈恩听了几句,内行看门道,赶快拿过来一看,果然是。就因为他看了这一眼,促使了他后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你要“打捞”信息,不能拒绝,要使那些信息为我所用。

我再举一个汽车的例子。我们报社办了许多杂志,其中有一个杂志是汽车杂志,报社职工常把杂志带回家去。报社老干部局局长的孩子就看了那个杂志,大人也没注意他在看什么。有一天,我们院里有人结婚,车队过来了,恰巧新娘那辆婚车轮子没气了。一群人围着,不知道该怎么办,司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这个小孩子上去就说,这个轮子有自充气功能,你拿脚踹它一顿,保证还有一百公里的行走时间,至少可以把新娘接回去。大家真的一起用脚乱踹一气,气充起来了。后来他爸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就看你们办的那个汽车杂志。不管是书、报刊、传媒,要撒大网,广种才能博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