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创业、就业者“松绑”,引来源头活水
商事制度改革,每天新增企业数比2013年翻一番;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取消七成以上许可认证
从注册登记、筹建到正式开业历时仅3个月,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普华永道商务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成为了“证照分离”政策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第一个案例。企业相关负责人说,从申请营业执照到获准筹建,整个流程只用了10个工作日左右,为项目的筹备预留了充分时间,整个开业过程只有3个月,好政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创业者的门槛降了。企业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工商登记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证照分离”,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多证合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事项压减87%以上,许可证大幅精简,最多的地方已经实现“三十四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的突飞猛进拓宽了市场大门,让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不断涌入。目前我国每天新增1.5万户企业,活跃度接近70%,比2013年改革前每天新登记0.69万户的水平翻了一番。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也显示,近3年我国营商便利度在全球排名跃升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
就业者的天地广了。2014年以来,针对原有职业资格设置缺乏法律法规依据、过多过滥等问题,国务院先后分7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占总数的70%以上。“现在有相机就能当摄影师。”有多年摄影爱好的万先生说,他正准备加入一个摄影工作室,本来担心没有摄影师资格证不够“名正言顺”,随着该项资格的取消,现在没有了这样的顾虑。劳动者有没有达到技能要求,不由政府认定,而由市场认定,大量职业资格的取消为劳动者松绑,释放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少了,“挂证”“助考”的需求少了,也压缩了一些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设卡寻租的空间。
新动能的成长快了。改革为创新加速,创客经济、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更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蓬勃发展。“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上手机就可以”“外卖、快递都非常快”“坐上高铁半日千里”“出门就能骑上共享单车”……这些是外国人最想带回自己国家的中国创新,新业态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在时刻更新世界眼中的中国面貌。如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10%左右的快速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1%提高到56%以上,去年,新动能对全部新增城镇就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左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