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2)

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聚焦富民,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在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实践中,无论是抓发展还是促改革,我们都坚持富民导向不动摇、不偏离、不松劲,出台了“富民33条”政策,努力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确保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把富民产业作为最大支撑。将富民增收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紧密联系,抓住两个关键词发展富民产业。一个是“中高端”。推进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联动升级,为百姓创造更多“金饭碗”“银饭碗”。另一个是“特色”。引导各地挖掘自身禀赋优势,注重植入生态、绿色、田园、文化等元素,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强富民带动力,拓宽富民受益面。

把自主创业作为最大潜力。以推动自主创业为突破,发挥大学毕业生、企业骨干、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海归、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示范带动作用,突出重点领域引导、突出创业平台打造、突出创业文化建设,让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仅2016年,全省就新增私营企业50万户、个体户78万户。

把公共服务作为最大普惠。构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将75%以上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在此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推动均等化、提高普惠性,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科学确定服务设施、服务事项、服务半径和覆盖人群,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

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让低收入人口真正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我们引导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规模不大、门槛不高、离家不远的项目,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脱贫成功率。同时,重点解决好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问题,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发动社会力量等方式,形成长效脱贫、稳定脱贫机制。特别是重视抓好教育脱贫工作,努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确保到2020年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达小康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