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化荒山到绿色发展(3)

从绿化荒山到绿色发展(3)

——西宁坚持植绿高原改善生态的实践(下)

摘要:翻开青海省西宁南北山28年的绿化史,有一种精神,不仅为西宁南北山绿化提供着价值引领,更为绿色发展、攻坚克难镌刻着时代注脚和力量源泉。

让群众共享绿化成果

记者观察到,南北山绿化正悄然间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由大规模植树造林向实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转变。随着工程的推进,工作重点、社会环境、政策背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现实问题急需解决。据了解,随着有林地面积的扩大和郁闭度的不断提高,经省市政府统一规划,目前陆续在南北山建成了湟水森林公园、大墩岭公园等景区,让群众充分共享南北山绿化成果,但由于生态环境仍较为脆弱,所以开放是有限的。

政府与社会各方投资共建“绿色银行”,这些年虽然陆续发了一些“生态分红”,但“股东们”不断增长的“红利渴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正在摆上案头。

“这种矛盾的背后,其实是从森林营造阶段向森林管护经营阶段的职能转变,是从绿化指挥部这一带有浓郁‘战时色彩’的指挥协调机构向‘和平年代’管护经营者的角色转变。”青海省林业厅副厅长邓尔平对记者表示,随着大规模造林完成,南北山绿化工作重点势必日益转向提高森林质量、构建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保障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稳定供给,“未来需要逐步完善并细分南北山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土地用途管制。”

相关的制度法规也在更新:时隔24年,2014年9月,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了《西宁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从早年的《绿化条例》到如今的《绿化管理条例》,改变的不仅是两个字。它回应了新形势下出现的很多新问题,如进一步明晰绿化区林木的权属,对承包取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抵押、入股、流转等问题作出规定,对绿化区内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审批作出规定,并列出绿化区禁止从事的“红线”。邓尔平介绍,总的来说,《绿化管理条例》为南北山的未来规划出三个方向,一要保持南北山绿化区作为城市森林的稳定性,二要兼顾服务市民绿色需求,三要重点限制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相悖的开发、建设、经营、生产、租赁等活动。

未来怎么走?其实,南北山绿化之路早已给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更高层面的探索提供着范本:跳出绿化看生态建设,“走绿色路、算绿色账、打绿色牌”!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说:“国土绿化是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是全民共担的伟大事业,抓绿化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生态、抓民生、抓形象!”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