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互联互通,分级诊疗“云”间穿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通过三甲大医院与当地医院、基层社区结成医联体,专家下沉带教、地方医护人员输送进修,充分运用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远程影像等,患者不用出远门就可看疑难杂症。
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影像中心主任刘斌,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派驻滨海医院的放射科专家。刘斌没去之前,滨海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不仅医生少,连正常出报告都很困难,当地患者不得不到盐城、南京等地就医。如今该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中大医院本部实现PACS系统实时联网,疑难复杂片子可以随时“呼”到上级医生会诊读片。
“医联体建设的关键是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借助云平台,医疗信息跑得欢,信息互畅利于精准判断:适合留在基层治疗的留在基层、但同时可获得上级医疗专业指导;适合向上级医院转诊的快速转诊,发挥上级医院诊断疑难杂症的特长,这完全符合中央和江苏省推行‘分级诊疗’的初衷。”中大医院院长、著名医学影像与介入医学专家滕皋军教授认为。
中大医院已在江苏省内及周边建立48家医联体合作单位,与玄武区10家、鼓楼区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合作,实现各医联体之间真正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中大医院院长助理徐冰说,滕皋军工作站落户滨海后,滕皋军教授团队全面带动该院影像中心、介入科发展,2016年仅介入手术就突破100例,其中大部分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都可以在县人民医院完成。
无锡市人民医院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与无锡市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通“医联体信息平台”,以可穿戴设备、异构数据集成、LSN及无线网关、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通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转检转验、资源共享,构建起针对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服务医护人员近1000名,累计服务患者万余人次,并向无锡市6大医联体推广。
无锡市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敏亚说,“只有构建互联互通的诊疗信息平台,打通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交流渠道,才能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的分流,让急、重、难患者进入医院,将轻、慢、易患者留在社区。”
“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三级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结果互认等便捷的诊疗服务,可以更好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并实现医卫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高水准的医疗服务。”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