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了几十年 是那儿土生土长的人
李长城是盘锦人,对他们来说,红海滩既是看不厌的风景,更“当成母亲一样呵护”。
红海滩的红,出自于当地特有的植物碱蓬草。碱蓬草在适当的盐度下呈现为红色。由于当地特有的潮汐规律,塑造了连片的碱蓬草奇观,红海滩景色得以闻名。
在困难时期,当地人曾食用碱蓬草作为食物补充,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之对湿地的保护,当地人早已不再采食碱蓬草,但说起对家乡和湿地的热爱,他们还是习惯用“母亲”来比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李长城在这里长大,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余年。“这片红毯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一天不看到红海滩就像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他说,无论冬夏,每天都要来转一圈,看一看,心里才踏实。
长大后参加工作,相比大城市的繁华,李长城选择留在家乡。看着这片红滩绿苇,保护湿地不受侵害,是当地很多人的选择。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更不愿意离开这片湿地。“大城市的繁华不能打动我们,留在这里工作是我们红滩人的义务。”
李长城说,小时候的理想很多,曾向往过大都市,想去南方的窗口城市看看,但家乡建设需要人,还是留在了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对红滩进一步了解,就更离不开了。“如今红海滩蜚声中外,我们的工作得到认可就是最好的回报。即使让我们出去,我们也不去了,在这里更能体现价值。”
李长城与红海滩,相看两不厌。
外人看来,再美的景色看了几十年也就没了新鲜感。李长城认为,大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红海滩四季景色皆不同,而每天的潮起潮落都代表新的开始。他感慨道,“看似不变,其实每天一个面貌。从无序发展到有序规划,从保护湿地到名声在外,这五年变化真大。”
图为红海滩智慧湿地建设。未来网记者 巩帅 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