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7)

摘要: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曾说“北京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古城的灵魂与脊梁,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也见证了时代变迁,体现了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本期报告中,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老师围绕北京旧城中轴线上所展示出的民国时期的老北京风貌、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化风貌、明清古都风貌等历史风貌展开描述,带您沿着以永定门为发端、钟鼓楼为终结的中轴线充分领略北京古都的魅力。

北京中轴线体现了明清皇权及宫城都市文化

新中国首都的建设特别注重对明清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对明清皇宫紫禁城的保护,这也是现在的故宫紫禁城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展现了明清皇权的宫城和都市文化。

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端门前铺起了红地毯,习近平及其夫人彭丽媛在那里迎接世界各个国家的元首,大家才开始意识到端门的含义。“端”字在汉语里有两重意思,第一个是正(端正);第二个是开始(开端)。端午节就很好地契合了这两层意思,一来,它提醒大家夏天开始了;二来,进入夏天以后,雨水增多、空气潮湿、蚊蝇滋生,要经常通风、注意卫生、劳逸结合,才能不让疾病缠身,保持一身正气。另外,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包括许多传说故事及传统习俗,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吃粽子纪念屈原。屈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化身,他爱国爱民、一身正气,与端午节行端坐正的精神内核最是贴合。

从古至今,端门都被称为礼仪之门,皇帝出巡时的仪仗队就从端门开始排列。另外,这里还有一座双龙盘钮大钟,每逢早晚朝、节庆日或皇帝出巡、回銮时,端门敲钟,午门擂鼓,钟鼓齐鸣,声震数十里,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如今再想看到皇帝的仪仗是不可能了,八国联军侵华时,一伙英属印度兵窜上端门城楼,打开端门大殿,疯狂地抢掠满屋的仪仗、兵器、金器。尽管有这段屈辱的历史,但中国人自古就讲究礼制、礼节,每当有外国政要来华访问,我们的中央首长仍然会在作为礼仪之门的端门前铺上红地毯列队欢迎。

现如今我们见到的故宫紫禁城是由明朝皇帝朱棣建的,在建设之初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朱元璋在南京已经建过一个都城,新都城的规模还要远远大过之前的,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君臣一度为此相持不下,直到后来有一位高明的幕僚给朱棣支了个招,让他给大臣们讲个故事,并说故事讲完他们就不提意见了。到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大臣们照旧把写好的意见呈了上去。看到皇上往常都沉着脸,今天很是高兴的样子,大臣们都觉得很纳闷。接着朱棣开始讲那位幕僚告诉他的故事。他说自己昨天批阅奏章时困了,做了一个梦,被两个黄色的小人儿提溜着腾云驾雾带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一看到他就勃然大怒地质问他:“朱棣,你好大的胆子,敢把你的皇宫修的比我的还大?”朱棣说他灵机一动,赶紧回应玉皇大帝说:“没有,我的宫殿9999间半,没敢超过1万间,听说天宫有1万间,比它肯定是不够的。”玉皇大帝:“是吗?那派人查查去。”玉帝派太白金星去调查,不一会儿太白金星就回来了。神话里讲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一会儿功夫相当于人间的三四个月,按理说搞了三四个月的社会调查,结论的可信度应该是很高了。太白金星汇报说:“我到那儿数了,没有超过1万间。”面对这个调查结果,玉帝也就没有为难他,跟他说:“看来冤枉你了,你回去吧,继续当你的好皇帝。”然后那俩小人就又把他带回来了。故事讲完,朱棣就问群臣:“诸位爱卿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这时候底下的大臣都听明白了,玉皇大帝都原谅他了,再提反对意见就是不识趣了,所以谁都不说了,紫禁城这才建了起来。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