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后五年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今年文化领域的重点工作,就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等作出部署,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
聚焦铸魂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如今,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代表委员们立足现实,结合实际,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纷纷支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省政协委员蒋劲华说。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周全周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每一位公民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文化涵育德行。近年来,我省立破并举,标本兼治,德法相济,推动形成了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安徽好人”是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连续10年位居“中国好人”全国榜首,评选出100多万各级身边好人,擦亮“好人安徽”名片。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马鞍山、合肥、铜陵、芜湖、淮北、蚌埠、宣城、安庆8个城市全部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之一。 ”省政协委员程晓醒认为,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让学生入心、入脑,让师生在活动中“补钙”,让孩子们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下健康成长;要把人才培养模式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开展以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为依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精心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