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九玲:锐意进取40年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迈入新时代

熊九玲:锐意进取40年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迈入新时代

摘要:40年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与改革开放相生相伴,开启了北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伟大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取得历史性成就。

锐意进取40年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迈入新时代

——在北京市“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上的宣讲稿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港澳事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熊九玲

大家好!

国际交往中心是党中央明确的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之一。40年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与改革开放相生相伴,开启了北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伟大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能力实现历史性飞跃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40年来北京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

北京在改革开放重要历史节点服务保障了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1990年,国际环境面临挑战时,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展示了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极大提振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北京朝着国际交往中心目标迈出重要一步。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迈入全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独特风范,主场外交常态化,北京承办了2014年APEC会议、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6年亚投行落户北京、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国际会议活动。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成为全球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重大活动的规格、规模不断提升,频次也日益增多,由原来的几年一次变成现在的一年一次,甚至一年几次,每次活动都是对北京服务保障国家总体外交能力的锤炼和提升。北京市民不仅是历史见证者,更是积极参与者。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生动诠释了北京包容、开放、自信的城市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特别感谢了热情好客的北京市民。

40年来,我们充分发挥首都优势,以积极有为的姿态担当光荣使命,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北京是最早参与国家对外医疗援助的省区市之一,累计向1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50多批近千名援外医疗专家。他们在受援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为国家赢得了赞誉。2015年,我援外医疗队因成功帮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获得联合国“南南合作奖”。北京主动承担国家对外工程援助,斯里兰卡国际会议大厦、蒙古北京街道路改造为代表的一大批援外项目,为我国树立了良好国际形象。北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31个国家累计直接投资约22.4亿美元,涵盖基础设施、能源和农业等多个领域。

二是对外开放格局实现前所未有的拓展

40年来,北京始终把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京常驻外国机构总量不断增多。以使馆为例,1979年北京仅有建国门外和三里屯两处使馆区,占地151公顷,驻华使馆120家。1986年启动建设亮马河第三使馆区,2010年启动建设东坝第四使馆区,使馆区总面积达276公顷,使馆数增至170家。截至2017年底,在京其他常驻外国机构近3.5万家。其中,外国驻京新闻机构224家,国际组织总部及分支机构32家,外商投资企业31,442家,外资代表机构3022家,境外非政府组织110个。在京世界500强企业总部56家,居世界第一。北京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北京的朋友遍天下。1979年,北京只有一个友城,如今已与51个国家的56个城市缔结友城,遍布五大洲,覆盖世界主要城市。友城工作成为北京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助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外人民友谊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我们在境外合力打造的“北京日”“北京周”已成为塑造北京海外形象的重要载体,北京的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各领域交流合作务实活跃。经贸领域,1987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仅1亿美元,2017 年达232.6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200多倍。文化领域,在境外举办“北京之夜”、欢乐春节等活动,讲好北京故事,推动文化走出去。在京举办国际音乐节、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等,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世界顶级文化盛宴。科技领域,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北京,认定近400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累计发布国际标准300多项。教育领域,来京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教育对外交流品牌项目数量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例如,在京留学生从1982年的1200余人跃升至2017年的12万余人,增长了近100倍。各领域广泛开展的务实合作,为北京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聚集了国际高端资源,提供了不竭动力。

品牌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精心打造了京交会、科博会、文博会、国际电影节、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有些活动已连续举办20多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第一电影交易市场。积极申办和筹办财富全球论坛、国际田联世锦赛、国际园林博览会、2019年北京世园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等活动,扩展了北京国际交往的层次和领域,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带动效应。

民间外交蓬勃发展。形成了青年、妇女、媒体、智库、企业、社会组织等各具特色的多主体交往格局。有3家社会组织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谘商地位”。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中日小大使”、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欢动北京”等活动精彩纷呈,每一位北京市民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现着大国首都风采。

三是国际化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40年来,北京不断推进国际化服务环境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体系。

北京在对外开放领域深化先行先试改革。40年来,北京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很多跨国企业把北京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平台。北京也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城市、城市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创新活力最强的城市。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的营商环境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2019年报告,我国排名从第78位上升至第46位,北京作为两个样本城市之一,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在全国率先实施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和服务业领域外籍人才出入境改革“新十条”,在朝阳、顺义建立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为外籍人才办理来华签证和永久居留提供“一站式”服务。近三年,北京累计为超过1600名国际人才办理了永久居留,接近之前10年的办理总量。积极营造适合国际人才创新发展、和谐宜居的“类海外”环境,实施“融智北京”高端医疗险项目,服务外籍人士在京就医。建立19所专门接收外籍人士子女的国际学校。设立多语言服务中心,通过110、120等平台,提供8个语种、24小时、365天不间断的语言服务,外籍人士的生活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举办在京外籍人士篮球赛等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增强外籍人士的融入度,提升北京城市亲和力。

40年来,北京还以举办重大国际活动为契机,积极打造国际活动核心承载地,持续推进首都国际机场、奥林匹克中心区、雁栖湖国际会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建设。

四是外事为民扎实推进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越来越多。1978年到1986年间,北京每年因私出国不超过7000人次。近年来这一数字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纳入统计的出境游人数就达510多万,出国已从改革开放前的稀罕事变成如今的平常事。为更好维护我市境外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北京率先在全国成立领事保护部门,年均处理100多起涉外突发事件。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中,成功协助近5000位我市人员安全返京,以实际行动践行外事为民理念,切实做到了同胞走到哪里,领事保护就跟随到哪里。

为商务人员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提供“一次办理、五年内多次往返多个APEC经济体”的便利,支持企业“走出去”。累计发卡5000多张,申办数量、增长速度均居全国前列。 

五是续写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三次重要讲话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新一轮改革开放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工作站位,把握角色定位,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把握工作方向;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展超前谋划,紧密衔接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前瞻性谋划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使之与大国首都的地位相适应、相协调;必须更加高效有力地抓好统筹实施,集中调度、合理配置全市资源,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

40年来,改革开放为对外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对外工作根植于改革开放,成就于改革开放,孕育和催生了国际交往中心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我们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以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继续发挥好北京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首要窗口作用,使北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画卷中书写靓丽一笔,使新时代改革开放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