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并且深谙“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催生了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要。...[详细] 时间:2015-12-02 14:13 查看:335次 标签:孙来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各国尤为重视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社会文化这些软实力的发展与竞争,甚至这种竞争在一定层面上超过了传统的硬实力之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2-01 10:24 查看:345次 标签:石金媛中国文化公信力社会价值观软实力
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增添了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详细] 时间:2015-12-01 10:23 查看:948次 标签:沈壮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讲话》和《意见》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艺话语权建设,对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着力提升上述四种能力,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为...[详细] 时间:2015-12-01 10:10 查看:374次 标签:张政文文艺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
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学术思想,经典史册上记载的任何经典学术思想,都不能直接满足、直接回应当代中国的需要。期待从中外思想史的宝库中找出现成的,以之回应当代中国的思想需要,是一种懒汉思维。学术思想的实体,还得重新去建构。...[详细] 时间:2015-11-30 15:36 查看:268次 标签:喻中学术思想思想多元春秋战国
以产业的形式推动文化加快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形式和载体,拓宽文...[详细] 时间:2015-11-30 08:52 查看:520次 标签:王晓晖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支柱性产业
当代大学生当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只有寻找到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之源,才能辨清发展方向,才能惠泽中华民族子孙万代,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命运,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1-27 14:53 查看:291次 标签:鲁佑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新媒体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视角推进现代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这是一种新的历史文化观,也是开创新历史、发展新文化、造就新繁荣的重要立足点。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各个国家不仅需要立足本国实际,而且需要具有相互关照的全局视野。...[详细] 时间:2015-11-26 10:28 查看:346次 标签:郝时远文化一带一路习近平讲话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详细] 时间:2015-11-26 10:24 查看:247次 标签:朱善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宝贵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对传统文化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详细] 时间:2015-11-26 10:08 查看:496次 标签:雒树刚改革文化习近平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不断提升文艺作品质量水平,必须加强文艺工作的领导,打造高素质文艺工作者队伍,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详细] 时间:2015-11-25 13:25 查看:587次 标签:党军文艺工作精神文化需求核心价值观
谈到“文化+”,必然关联到“互联网+”。“互联网+”已经蓬勃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方向,因此,需要厘清“文化+”与“互联网+”的相互关系,使二者更为自觉地相互促进,共生共荣。...[详细] 时间:2015-11-25 10:37 查看:643次 标签:郭永辉文化+文化产业互联网+
文风就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本身就语言清新动人,体现了优良的学风和文风。他讲理论,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言之有物,不摆空架子,不故弄玄虚;他讲问题,不扣大帽子,不抡大棒子,就事论事,有的放矢,以理服人。这恰恰是理论自信的表现。...[详细] 时间:2015-11-24 14:27 查看:195次 标签:杜飞进文以载道文风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多种多样,文化习俗等途径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很好地加以利用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详细] 时间:2015-11-24 14:06 查看:1025次 标签:邵明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文化产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借鉴构建起来的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它实现了传统文化与...[详细] 时间:2015-11-24 09:19 查看:1407次 标签:张允熠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是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其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为事物植入文化的DNA。...[详细] 时间:2015-11-23 14:03 查看:505次 标签:郭永辉文化+文化产业民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生活的密切关联,自愿自觉地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和领悟,从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现实生活中,纷繁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最具生活意味,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人...[详细] 时间:2015-11-23 08:58 查看:363次 标签:闫平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价值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几千年来从未间断、从未断裂,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还在于它注重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历久弥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详细] 时间:2015-11-19 13:58 查看:679次 标签:樊东光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渗透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为世界福祉贡献力量的决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详细] 时间:2015-11-19 09:53 查看:422次 标签:方光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无论是长途跋涉去求人借书的陕北时光,还是与作家彻夜长谈不知今夕何夕的正定岁月,习近平人生的前几步,以这种方式走下来,以这种形式打下了烙印。所以无论在宁德还是浙江,他勤于思考、热爱写作的习惯并不让人奇怪。《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这些书的出版...[详细] 时间:2015-11-18 16:28 查看:527次 标签:习近平文艺作品文艺范儿贾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