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在到自觉...[详细] 时间:2012-12-14 14:23 查看:873次 标签:冯天瑜中国民族中华民族“中国”概念
读我书的都是朋友...[详细] 时间:2012-12-13 15:32 查看:233次 标签:莫言历史背景生死疲劳中国文化出版审查文学发展
判断标准是文学价值...[详细] 时间:2012-12-12 14:02 查看:273次 标签:杨于泽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瑞典文学院文学价值
“一夕成名”...[详细] 时间:2012-12-11 14:43 查看:508次 标签: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文化强国文学翻译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传统...[详细] 时间:2012-12-07 14:43 查看:893次 标签:周瑾文化自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生态
作家也好,文学也好,你很难把政治的爱恨、政治的经验、政治的情感、政治的情绪从作品中淘洗干净、彻底清除,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生活啊!...[详细] 时间:2012-11-29 15:03 查看:2594次 标签:王蒙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缅甸文学
李泽厚82岁了。 80岁那一年,他用两句话总结自己的心境:惜彼春华,仓惶避豺虎;抚今秋暮,白眼看鸡虫。并自注:豺虎者,反右、文革也。 “谁是鸡虫...[详细] 时间:2012-11-02 16:13 查看:836次 标签:中国理想社会李泽厚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对于生死,庄子有很多很多相似的故事,比如说他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那么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没有觉得说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详细] 时间:2012-11-01 14:42 查看:467次 标签:庄子 生死 于丹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朱书缘)今天下午,十八大代表、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做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迎接党的十八大高端系列访谈节目,以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成果为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衣俊卿表示,中央编译局工作之一就是编译国内各类重...[详细] 时间:2012-10-26 09:55 查看:234次 标签:衣俊卿中央编译局理论
历史“轴心期”与20世纪文化谱系中的风景线 雅斯贝尔斯(1883—1969)曾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详细] 时间:2012-09-06 13:45 查看:381次 标签:衣俊卿马克思主义
2011年夏,李泽厚和刘绪源就上一番谈话《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的未尽之意(如怎样用“情本体”填补海德格尔,“情本体”能否取代宗教等)展...[详细] 时间:2012-08-01 15:31 查看:596次 标签:一生静悄悄 胡风案 美国 李泽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总结中国的经验、中国的发展道路,有的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如何从理论上去把握这个课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详细] 时间:2012-07-24 09:06 查看:1166次 标签:衣俊卿穿透力理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对文化建设做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详细] 时间:2012-07-08 22:41 查看:383次 标签:雷喜宁民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共同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共同的思想路线,共同的根本任务,共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共同的发展动力,共同的根本目的,共同的依靠力量,共同的领导核心。与此相伴,当代中国特色社会...[详细] 时间:2012-07-04 12:46 查看:433次 标签:韩永进理论中国社会主义体系特色科学文化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详细] 时间:2012-07-04 12:46 查看:400次 标签:韩永进纲领强国社会主义行动建设文化
中国有句古语:“国家不幸诗人幸。”意思是说,国家越乱,诗人越能够写出好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有了这样的特点:国家不幸学者幸。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又颁发给了两位美国学者,以表彰他们在解释政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方面的突出贡献。众所周知,美...[详细] 时间:2012-07-02 16:08 查看:235次 标签:苏文洋诺贝尔经济学奖学者不幸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