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实现司法公正的路径选择上,不仅要从静态角度关注法官和以当事人为代表的社会主体对司法公正的看法,厘清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判后释疑、审判公开、司法审判公共关系、社会舆论、司法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且要从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动态视角加以解析...[详细] 时间:2014-01-02 12:44 查看:2081次 标签:王晨光司法公正司法政策司法改革
2013年注定是我国社会和法治建设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在刑事法治领域积极推行司法体制改革,正式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强化了腐败犯罪的治理。以此为契机,本年度我国刑法学界加强了对刑法相关重大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详细] 时间:2014-01-02 12:38 查看:644次 标签:赵秉志袁彬刑法学前沿问题劳动教养制度
在诸多改革中,司法改革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五大以来,司法改革就被纳入改革的议事日程,司法改革正由浅入深、由易至难逐步稳健推进。实践表明,我国的司法改革之路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正在向纵深发展。现在我们较之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详细] 时间:2014-01-02 09:15 查看:716次 标签:汤维建司法改革司法体制分类管理制度
法治,简言之,就是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主要依靠法律这种普遍、稳定、明确的规范和规则,而不是法律之外的某些习惯和办法,更不是个人包括领导者的意志和看法。...[详细] 时间:2013-12-28 12:09 查看:1221次 标签:吴汉民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根本属性。检察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基层检察机关处于生产生活一线,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在工作中是否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服务为本,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详细] 时间:2013-12-27 13:23 查看:142次 标签:翟慧格法律监督检察机关为人民服务
快递运输领域犯罪大致有3个特点:快递员为犯罪主体、快递员成被害人、快递运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犯罪工具。...[详细] 时间:2013-12-25 13:46 查看:476次 标签:赵丽快递运输“夺命快递”事件犯罪案件
关于诽谤,我国宪法、刑法、民法(特别是侵权责任法)以及行政法(特别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有涉及,而媒体及从业者很容易遭遇诽谤问题,深为法学界及社会关注。 ...[详细] 时间:2013-12-25 09:26 查看:830次 标签:徐迅诽谤刑法民法
在强化受理程序约束方面,草案增加规定,法院应当在接到起诉状时当场予以登记,并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受理。起诉符合条件的,法院应当在接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详细] 时间:2013-12-23 21:09 查看:356次 标签:民告官行政诉讼法修改口头起诉
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实施以来,在解决行政争议、推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13-12-23 21:07 查看:311次 标签:修正案草案证据制度行政诉讼法
人格尊严意味着,人作为法律主体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进入21世纪后,人格尊严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已经上升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必须通过人格权制度具体化并转化为一项民事权利后,方能获得民法的保护。任何人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受害人将依据民法...[详细] 时间:2013-12-23 13:17 查看:2492次 标签:王利明人格权法人格尊严基本权利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通过信法、守法、用法、护法而形成全民族的共同生活方式。当把法治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生活方式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就是建成之时,法治中国就是事成功就之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详细] 时间:2013-12-23 13:09 查看:624次 标签:徐显明法治文化制度文化
近年来,对救助者被诬陷为施害者以及旁观者不救助行为的讨论不时成为社会热点。笔者认为,旁观者之所以不予救助,往往是因为担心被诬告而要承担法律责任。 ...[详细] 时间:2013-12-23 12:53 查看:165次 标签:蒋彬 宋培证据制度“救助反被诬陷”
12月23日至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没有被列入此次会议的审议范围。...[详细] 时间:2013-12-21 18:09 查看:236次 标签:环保部环保法污染企业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为此,要求我们要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目标,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司法腐败,保障司法权的纯洁,只有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法治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3-12-19 12:50 查看:383次 标签:吴传毅司法体制司法公正依法治国
法律实践中的一个悖论是:一方面,司法裁判受到同案同判的拘束;另一方面,某些情况之下的特殊对待又被认为是合理的。要想化解这个悖论,必须仔细考察同案同判的基本性质。...[详细] 时间:2013-12-18 13:12 查看:2346次 标签:陈景辉法律义务司法裁判同案同判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宣布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标志着我国又将搬走一块巨大的人治自留地,对树立我国的法治国家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3-12-18 09:52 查看:457次 标签:刘仁文废止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
人大监督司法一向处在较为薄弱的状态,有待强化,以完善我国的司法监督制度体系,提升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详细] 时间:2013-12-16 13:31 查看:200次 标签:汤维建司法监督法律监督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要想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民意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而,问题的关键就不是审判应不应当考量民意,而是如何理性地应对民意。...[详细] 时间:2013-12-15 17:31 查看:1927次 标签:周国兴审判民意法律的确定性
自 1999 年以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了三个五年司法改革纲要,2008 年首席大法官王胜俊院长又提出了能动主义司法改革方略。十多年来,我们根据三个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以及首席大法官的讲话精神,在司法体制、诉讼程序和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进...[详细] 时间:2013-12-15 17:18 查看:1172次 标签:汪进元司法改革司法功能司法能动
前段时期,日本安倍晋三集团为了渲染政绩、骗取选票,大肆渲染“安倍经济学”成果。而实际上,所谓“安倍经济学”无非是仿照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模式,使日元走低了一段时期。...[详细] 时间:2013-12-12 13:14 查看:354次 标签:唐淳风日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