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审判责任的顶层设计需要遵循司法规律,从改革的全局和体系中构建,适应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需要,实现权责利相统一。...[详细] 时间:2015-09-30 13:44 查看:1446次 标签:马渊杰审判责任制司法公正司法体制改革
当前一个最大的背景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审判为中心”的命题。这个命题对法院内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以审判为中心”意味着法院的全部工作,包括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层人民法院的全部工作,都要回到“审判”这个中心上去。所以法官业绩考核也要贯彻“以审判为中心”的理...[详细] 时间:2015-09-28 13:34 查看:788次 标签:刘作翔业绩考核法官司法改革
暴恐活动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一旦实施会给公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事后的惩罚措施由于其无补救功能,往往使得反恐怖斗争陷入被动。因此,刑法不能坐等恐怖活动造成实害才加以处罚,而有必要将对恐怖活动的处罚时机提前,将一些预备犯、帮助犯分离出来单独定罪,规定...[详细] 时间:2015-09-28 10:00 查看:1347次 标签:赵秉志刑法修正案反恐公共安全
除了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信息化还为律师监督司法提供方便,如一些地方设立了律师反映问题的网上投诉方式,可以让律师及时监督司法机关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法庭是法官、检察人员、律师的共同场所,通过庭审对抗,律师能够更好地监督司法。...[详细] 时间:2015-09-24 13:22 查看:349次 标签:刘涵泳信息化律师执业
司法责任制就是高悬于法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堪称监督制约审判权的笼子。惟有把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兑现司法公正的庄严承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详细] 时间:2015-09-24 10:28 查看:441次 标签:刘武俊监督审判权法官
本文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主要精神和内在机理:以权力重心下移为取向重塑人民法院内部审判权力格局;以规范审判运行秩序和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为目标明确各主体的职能与职责定位;以保持法院对审判活动的整体控制力为前提实施并强化审判的...[详细] 时间:2015-09-22 14:07 查看:885次 标签:顾培东司法审判人民法院职能
50年的奋斗历程启迪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才有西藏法院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详细] 时间:2015-09-17 10:16 查看:786次 标签:西藏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
当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大的一道坎就是如何破除“鸟笼经济”,让市场摆脱计划的桎梏。当前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改革也面临着这样一道坎,同样存在一个如何突破“鸟笼法治”的问题,逐步移除那些构成法治鸟笼的因素,一步步激发出法治的活力,使法治成为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力力量和治国...[详细] 时间:2015-09-17 09:35 查看:347次 标签:叶竹盛法治国家建设鸟笼法治司法改革
环境税收,应该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而课征的独立税种,其征税范围涵盖各种不利于生态环境安全的行为如碳排放、能源消耗等。这种界定有利于立法对具体的税收内容进行详细设计。...[详细] 时间:2015-09-16 14:43 查看:1116次 标签:肖京环境税环境保护财政税收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坚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另一方面对其理解必须破除旧观念、赋予其时代内涵,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分工、配合、制约。 ...[详细] 时间:2015-09-16 09:17 查看:1723次 标签:樊崇义分工配合制约以审判为中心依法治国诉讼制度改革
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构建法官与律师的新型关系,使律师队伍在诉讼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5-09-10 14:23 查看:717次 标签:蔡传磊律师法官司法公正
对于环境犯罪行为,环境刑事惩罚机制的价值与功用被认为是除了环境伦理以外的重要的正当性保证。因此,在各种环境诉讼过程中,有必要拓展研究路径、更新司法理念与完善具体制度,形成并发展一种本土特色的环境司法学。 ...[详细] 时间:2015-09-10 14:18 查看:825次 标签:杨继文环境司法学生态环境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阵地,也是不法分子或居心叵测的人散布谣言煽动事端或欺诈的角落,要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同时还要加强引导和治理,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保护网民和企业的利益。...[详细] 时间:2015-09-10 13:18 查看:649次 标签:邬贺铨网络立法信息技术互联网
法律共同体中的我们为规则而交往,因为规则承载着正义,我们依规则而交往,因为规则保证交往的安全。执业律师应加强以忠诚、为民、法治、正义、诚信、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修养,因为这既是律师与法官等司法人员交往的“紧箍咒”,也是我们去往法治彼岸的“指南针”。...[详细] 时间:2015-09-09 14:59 查看:789次 标签:魏涛律师法官职业道德
我国民法通则和2010年7月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都有有关于公民名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其中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了如构成对公民名誉权的侵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厚道的梁老先生虽然不会与行为者在法律上较真,但有必...[详细] 时间:2015-09-08 15:40 查看:951次 标签:吕景胜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法律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某个具体问题,特别是某个细节,就隐藏在历史的深处,只要我们去寻找,就能够找到它的客观真相;只要能够揭示某个具体问题的真相,获得关于某个具体问题的真知,就达到了研究的目的。这样的研究旨趣可以纳入到历史学的范畴,侧重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传统中国的法...[详细] 时间:2015-09-08 14:37 查看:797次 标签:喻中法律研究法学
用创新的司法理论来指导中国司法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司法改革提供理念引领、理论支撑、智力支持、方法优化和制度创新。毫无疑问,司法学学科的创立有助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详细] 时间:2015-09-07 13:54 查看:674次 标签:崔永东司法学司法改革法治政府
现代法治不同于传统法治。传统法治基本上是硬法之治,而现代法治是硬软法兼治。虽然硬法较软法更具普遍性、稳定性和强制性,是法治的基本法,但是软法较硬法具有更高社会自治性、调整对象的更大可接受性和自觉履行性,在法治过程中发挥着广泛作用。...[详细] 时间:2015-09-07 13:52 查看:1076次 标签:姜明安行政法学政法法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节约司法成本、实现司法高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法院信息化管理和科技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转思想观念,转模式升级,转审判方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5-09-06 09:45 查看:382次 标签:林振通基层法院纠纷司法改革
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是公诉工作的核心,提高证据证明的能力,尤其是强化定案证据的证据资格、证明力以及对证据事实符合经验法则的正确判断和把握,对提高公诉案件质量,提升公诉工作水平意义重大。...[详细] 时间:2015-08-31 14:03 查看:461次 标签:肖振猛改革公诉工作以审判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