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稳中求进的主基调。“稳”,就是保证经济转型平稳进行,既不要过度刺激,追求快速增长,也不能忽视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平稳;“进”,就是要唱好改革的“重头戏”,更多地释放改革红利,使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澎湃,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详细] 时间:2014-12-24 10:26 查看:187次标签:柴茂中央经济工作改革发展
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实现服务业的提质增效?这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找准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培育服务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服务业供给为切入点,以促进服务业融合发展为手段,以改善服务业环境为支撑,实现我区服务业健康发展。...[详细] 时间:2014-12-24 10:24 查看:204次标签:张永军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
在依法治网的实践中,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体系,加快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治网有制度保障,有法规依循。一是完善治网法律体系。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管理法律体系,为互联网管理规范化、法治化发展提供根本保障。...[详细] 时间:2014-12-24 09:27 查看:163次标签:陈莉萍互联网管理依法治网
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要以法治引导、规范改革行为。由政策引导到法治引导,这是我国改革方式的重大变化。以法治护航改革,一方面在立法环节凝聚共识,减少改革阻力;另一方面,一改政策引导型改革的易变性,使社会个体能够预测行为的结果,在秩序下追求利益自由,既保障了社会的稳...[详细] 时间:2014-12-24 09:25 查看:423次标签:杨亚佳法治环境发展环境
适应新常态,需要有更新更高的领导能力。这种能力,源于完善、优化选人、用人制度的举措,就是旗帜鲜明地把发展意识、担当精神、改革魄力、工作作风作为评价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巩固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生动局面,引导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起“功...[详细] 时间:2014-12-23 16:34 查看:173次标签:沈德良新常态新作为
我们在学习中要重点把握和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工作重点、工作布局、努力方向。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相互衔接,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完善和发...[详细] 时间:2014-12-23 16:27 查看:180次标签:孙维雄法治中国纪检监察
不断巩固宗旨意识,筑牢群众意识,持续不断地提升作风修养。习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的作风修养,直接体现在对待群众、对待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症结难点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上。...[详细] 时间:2014-12-23 16:25 查看:217次标签:林云峰党员修养群众路线
基层党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肩负着组织者、推动者和示范者的职责。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县市区的基层实际,全方位、多层次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详细] 时间:2014-12-23 16:21 查看:227次标签:吕剑枫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工作
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除了当地的清醒认识和积极作为外,如要内外互动、渐入佳境,还需要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相关的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制度。山区和林区,江河源头和水源保护地,“绿肺”和生态屏障。...[详细] 时间:2014-12-23 16:15 查看:175次标签:刘亭生态资源生态资本
要抓好落实整改工作,就要明确重点、细化目标、完善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既要列出整改时间表,又要画出路线图,还要落实责任人,并公之于众,让群众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一项一项地将承诺兑现,赢得群众的支持。...[详细] 时间:2014-12-23 16:05 查看:201次标签:新常态政治生活教育实践活动
大事具有全局性、方向性;重点具有阶段性、带动性。抓住大事与突出重点,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既善于抓住大事要事,又能够突破重点难点,我们才能抓住当前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才能够由点及面、以重点带全局,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详细] 时间:2014-12-23 16:00 查看:195次标签: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工作会议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与管理模式,抓好南京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国家试点。...[详细] 时间:2014-12-23 15:57 查看:112次标签:徐耀新文化建设文化服务
善于不断研究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习总书记对江苏“两个率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两个率先”相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新闻媒体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努力满足新要求。...[详细] 时间:2014-12-23 15:54 查看:133次标签:周跃敏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
依法执政作为党的执政理念,来之于党对执政权力的正确认识,来之于党的为民执政的价值取向,来之于党对民族与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并需要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付诸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详细] 时间:2014-12-23 10:57 查看:515次标签:王彦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科学应对“新常态”,要有平常心,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发展定力;要有“耐心”。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红利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全然释放,必须咬紧牙关,忍住“阵痛”,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扎扎实实地打基础、谋长远,决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详细] 时间:2014-12-23 10:54 查看:444次标签:董军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
政治生态对社会文化生态起主导作用,好的政风能带动好的民风和社风,弊革风清要党政机关带头、领导干部带头。我们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先进文化的旗帜,走先进文化的道路,努力营造和维护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生态。...[详细] 时间:2014-12-23 10:37 查看:888次标签:郑文靖政治生态经济生态
法治是社会的基石,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治国理政,离不开法治;富国强民,离不开法治。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共同放飞实...[详细] 时间:2014-12-23 10:27 查看:694次标签:张子荣依法治国法治道路
随着收入的逐年提高,全区居民消费由过去的温饱型、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而汽车、通信消费和教育、娱乐消费在逐年增加。...[详细] 时间:2014-12-23 10:19 查看:220次标签:扩大内需消费政策经济增长
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价格欺诈行为,通过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提高供给质量来激活消费需求。...[详细] 时间:2014-12-23 10:16 查看:207次标签:结构调整消费政策经济增长
农村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坏必将关系到整个农村乃至全国社会发展的快慢。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详细] 时间:2014-12-23 10:09 查看:229次标签:周晓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