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经济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指导经济运行,维护经济秩序,使整个经济逐步按照法律预定的方式快速、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法治经济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与现代法治的有机融合,是成熟的市场机制与良好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通过法律的整合作用而实...[详细] 时间:2014-12-23 10:07 查看:239次标签:李焕巧依法治国法治经济
我国宪法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反映的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凝聚了全社会的共识。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详细] 时间:2014-12-23 10:02 查看:180次标签:周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站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优化升级,做好加减乘除法,以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质”的飞跃。...[详细] 时间:2014-12-23 09:59 查看:155次标签:新常态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政策
要明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详细] 时间:2014-12-23 09:35 查看:202次标签: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民族问题
服务是否改进,群众是否满意,“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是否取得实效,最终还需要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活动伊始,自治区财政厅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分发至各区直单位、市县财政局、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共回收有效问卷2800余份。...[详细] 时间:2014-12-22 17:06 查看:605次标签:高效服务服务型政府
新常态要抓住新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依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两加一推”仍然是主基调、“赶”和“转”仍然是核心任务。我们要始终清醒地看到,我省与全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完全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个两位数增长。...[详细] 时间:2014-12-22 17:03 查看:198次标签:新机遇新发展经济工作会议
武隆旅游发展取得成功,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武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独特的区位条件是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国家日益趋好的宏观政策是武隆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武隆人发扬“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则是当地旅游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因。...[详细] 时间:2014-12-22 16:54 查看:306次标签:张国智生态旅游武隆县
源于生态,成于旅游,贵在坚持。武隆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抓住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把握重庆直辖的战略机遇,叠加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建成通车的交通优势,顺应国内旅游消费升级的强劲态势,创新县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详细] 时间:2014-12-22 16:46 查看:203次标签:董观志“武隆现象”旅游界
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间、政府部门间关系;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郫县稳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着力构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详细] 时间:2014-12-22 16:31 查看:257次标签:张明海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
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础。当前,全球已进入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密集创新和产业振兴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详细] 时间:2014-12-22 16:17 查看:273次标签:解源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
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一要弘扬公道正派的优良作风。要坚持开展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组工干部严格贯彻执行《党章》、《公务员法》和《干部任用条例》等法律规章,自觉遵守“十严禁”纪律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工作出色...[详细] 时间:2014-12-22 16:15 查看:246次标签:李国海干部管理群众路线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作用。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坚守法治定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详细] 时间:2014-12-22 13:49 查看:408次标签:陈希法治思维依法办事
当代社科理论工作者应当在新的历史阶段肩负起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治理念、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宣传导向,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意识的弘扬传播。...[详细] 时间:2014-12-22 13:47 查看:286次标签:陆春鸣社科工作者法治建设
“立足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的目标指向。这一目标指向的实现,价值认同是基础,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社会思潮的价值整合是必然路径,而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又是认同、引领和整合的最终目标。...[详细] 时间:2014-12-22 13:41 查看:272次标签: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
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顾问尹成杰说,要从改革入手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要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的调控机制,健全完善土地节约用地制度。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础上,推进三权分离,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详细] 时间:2014-12-22 10:19 查看:172次标签:集体产权制度城镇化
依法全面履行职能,确保政府始终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首要任务。其核心要义是以法定化方式确定政府权力来源和边界,把各类行政行为全程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依法进行决策,不断提升政府行为的科学化水平。...[详细] 时间:2014-12-22 10:14 查看:248次标签:娄勤俭行政行为法治政府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始终坚持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关键、业绩为导向的干部队伍建设思路和要求,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详细] 时间:2014-12-22 10:06 查看:296次标签:王月胜审计职责审计监督
树立规范执法、保障人权理念,健全严格公正执法、依法诚信执业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要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把教育改造罪犯作为中心任务,建立罪犯“无忧改造机制”、同心帮教基地,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详细] 时间:2014-12-22 09:31 查看:599次标签:张铁英法治思维社会矛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真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法治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详细] 时间:2014-12-22 09:24 查看:626次标签:黄中平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过程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一定要把这两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城市规模要适度,要注重集聚力与离散力的平衡;按中央的要求“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详细] 时间:2014-12-22 09:14 查看:508次标签:文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发展